帕尔马修道院 第二十八章

我们被一桩桩的事件吸引着,一直没有时间来描写充斥在帕尔马宫廷上的那一类可笑的廷臣,要知道他们对我们叙述的那些事还下过荒唐的评语呢。在这个国家里,一个每年有三四千法郎收入的小贵族首先得从来没有看过伏尔泰和卢梭的作品,才有资格穿着黑袜子,在亲王起床时觐见。具备这个条件倒并不难。其次,必须善于感情激动地谈到君主的伤风或者他最近收到的一箱来自萨克森356的矿石标本。此外,如果您再一年到头都去望弥撒,一天都不缺,如果您的亲密朋友中间有两三位显赫的教士,那么亲王就会每年在元旦的前十五天或者后十五天,赏脸跟您说一次话。这样一来,您在教区里就会大大地受人注意,如果您拖欠着您那块小地产应该缴纳的一百法郎年税,收税的人也不敢过分找您的麻烦。

贡佐357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可怜虫,他的出身非常高贵,除了他自己的一小块地产以外,他靠了克里申齐侯爵的力量得到了一个极好的差使,每年收入有一千一百五十法郎。这个人本来是可以在家里吃晚饭的,但是他有一个癖好,如果他不坐在一位大人物的客厅里,听到那位大人物时不时对他说:“住嘴,贡佐,您不过是个傻瓜!”他就不会感到舒服和快乐。这个判断是在脾气不好的时候下的,因为贡佐几乎总是比那些大人物聪明。不管什么他都会谈,而且谈得相当风雅;还有,只要主人皱一皱眉头,他立刻就会改变意见。说真的,虽然他在谋取自身利益这一点上非常有心计,可是他脑子里却空空的,没有一个主意,如果亲王不伤风,有时候他走进一个客厅就会感到发窘。

贡佐在帕尔马获得声誉是凭着一顶漂亮的三角帽子,帽子上插着一根有点损坏了的黑羽毛。他甚至在穿着燕尾服的时候,也戴着这顶帽子。但是,您倒是应该看看他把这根羽毛戴在头上或是拿在手上的那种样子,显得既有才干,又威风。他怀着真诚的关怀询问侯爵夫人的小狗的健康状况;假使克里申齐府失了火,他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救一把金线织锦缎的漂亮扶手椅,多少年来,只要他偶尔大着胆子在这种扶手椅上坐一坐,他的黑绸短套裤总是被钩住。

七八位这一类的人物每天晚上七点钟来到克里申齐侯爵夫人的客厅里。他们刚坐下,就有一个听差过来接这些可怜虫的帽子和手杖,这个听差穿着豪华的镶满银丝绦带的淡黄色号衣,再加一件红背心,就越发显得豪华了。紧接着又有一个亲随端来一杯咖啡,杯子小得出奇,由银丝细工精制的杯脚托着。每隔半小时有一个管家佩着剑、穿着华丽的法国式服装,来送一次冷饮。

这些衣衫寒酸的小廷臣来了半个钟头以后,我们可以看见五六个高声说话、神态非常威武的军官走进来,他们通常总是在争论为了使总司令能够打胜仗,士兵军服上的纽子应该有几颗,用哪一种。在这个客厅里谈到法国报纸上的消息是不谨慎的。因为即使是最令人高兴的消息,譬如说,在西班牙枪毙了五十个自由党人,叙述的人照旧免不了被安上看法国报纸的罪名。所有这些人最大的本领,就是每十年得到增加一百五十法郎年金的收入。亲王和他的贵族们就是这样共同享受着统治农民和资产阶级的快乐。

克里申齐家客厅里的首要人物,不用说,是佛斯卡利尼骑士。他为人十分正直,因此在任何政体的统治下都坐过几天牢。拿破仑提出的注册法案曾经在米兰的众议院里遭到否决358,这在历史上是件罕见的事,他当时就是这个著名的众议院的议员。佛斯卡利尼骑士和侯爵的母亲是有二十年交情的朋友,如今在这个家庭里仍旧具有影响。他总要讲些有趣的故事,但是任什么也逃不过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年轻的侯爵夫人心里觉着自己有罪,在他面前常常战战兢兢。

因为贡佐真心诚意地热爱那些对他说话粗鲁、每年总要惹得他哭上一两次的大贵族,所以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帮些小忙就成了他的癖好。要不是他在极端贫困中养成的那些习惯妨害他,他有时候可能会成功的,因为他相当狡猾,而且脸皮非常厚。

贡佐的为人如此,当然有些看不起克里申齐侯爵夫人了,因为她从来没有对他说过一句不礼貌的话。不过,她到底是那位有名的克里申齐侯爵的妻子,而克里申齐侯爵是王妃的侍从长,并且每月都要对贡佐说上一两次:“住嘴,贡佐,您不过是个傻瓜。”

贡佐注意到,只要有人谈起小安奈塔·玛利尼的事,侯爵夫人就会暂时摆脱出神沉思和漠不关心的状态。平常她总是陷在这种状态里,一直到钟打十一点;那时候她就斟茶,叫着所有在座的人的名字,请他们喝茶。然后,在快要回到她房间去的时候,她仿佛感到了片刻的快乐,客人们也就选这时候背诵讽刺十四行诗给她听。

在意大利,这种十四行诗是写得非常精彩的。唯有这种文学还有点生气。事实是它不受官方检查。出入克里申齐府的那些廷臣在背他们的十四行诗以前,总是这样说:“侯爵夫人允许我当着您的面背一首很坏的十四行诗吗?”等到十四行诗引起了笑声,而且重复背了两三遍以后,总不免有一位军官嚷道:“警务大臣先生真该想想办法,让写这种下流东西的人尝尝绞刑的味道。”在资产阶级的圈子里,正相反,这些十四行诗受到最坦率的赞赏。律师事务所的那些书记还抄了它们去卖钱。

看到侯爵夫人流露的那种好奇的神情,贡佐以为是在她面前把小玛利尼的美貌夸奖得太过分了,况且小玛利尼还有着百万家产,因此她生了嫉妒心。贡佐对一切不是贵族出身的人都不断地微笑,而且脸皮极厚,所以到哪儿去都不会碰壁,第二天他来到侯爵夫人的客厅里,插着羽毛的帽子戴成一种扬扬得意的样子,每年只有一两次,在亲王对他说过“再见,贡佐”以后,我们才会看见他的帽子戴成这种样子。

贡佐恭恭敬敬地向侯爵夫人行了一个礼,并没有像平日那样走过去坐到给他推过来的扶手椅上。他立在人圈中央,突如其来地大声说:“我看见了台尔·唐戈大人的画像。”克莱莉娅是那样惊讶,以至于不得不靠在她椅子的扶手上。她想顶住这个袭击,但是不久她就不得不离开客厅了。

“应该承认,我可怜的贡佐,您真是笨得世上少有,”一位军官刚吃完第四杯冷饮,高傲地嚷道,“您怎么不知道,副大主教是拿破仑军队里最勇敢的上校之一,他从前和侯爵夫人的父亲开过一个无法无天的玩笑,他从康梯将军管理下的要塞出来,就像是从斯台卡塔教堂(帕尔马主要的教堂)出来一样。”

“我的确有许多事情都不知道,我亲爱的上尉,而且我是一个成天在闯祸的、可怜的蠢货。”

这个回答完全是意大利风味的,引起人们对那位气宇轩昂的军官发出一阵嘲笑。侯爵夫人很快又回来了。她鼓足勇气,而且还隐隐约约抱着几分希望,希望能够亲眼看看那幅据说画得极妙的、法布利斯的肖像。她称赞这幅肖像的作者海依兹的才华。她不知不觉地向贡佐流露出亲切的微笑,贡佐狡黠地望望那位军官。因为在座的其余那些廷臣都对这件事感到非常有兴趣,所以那位军官逃走了,不过他发誓说他对贡佐有了刻骨的仇恨。贡佐得意扬扬,他在这天晚上告辞的时候,被邀请第二天来吃中饭。

“又有了一件新闻!”第二天吃过饭,贡佐在仆人们退出以后嚷道,“看来,我们的副大主教爱上小玛利尼了!……”

我们可以想象,克莱莉娅听见这样一句不寻常的话,心里有多么乱。连侯爵也激动起来了。

“可是贡佐,我的朋友,您跟平常一样,又在胡扯了!您谈到一位有幸奉陪亲王打过十一次惠斯特的人物,应该稍微有点分寸!”

“好吧!侯爵先生,”贡佐用他这一流人才有的粗俗口气说,“我可以向您发誓说,他也很愿意奉陪小玛利尼。不过,既然详细情形叫您听了不高兴,那就不说了!我就当没有这回事,我首先希望的是别惹得我可敬的侯爵生气。”

侯爵在饭后总要回到自己房里去睡午觉。这一天他不想去睡了。但是,贡佐宁愿割掉舌头,也不愿意再谈起小玛利尼。而且,他时时刻刻都变换话题,有意让侯爵以为他要重新提起那个资产阶级姑娘的恋爱。意大利人喜欢把人家要听的话拖延着不说出来,贡佐在这方面的本领更是高人一等。可怜的侯爵好奇得要命,不得不迎合他。他对贡佐说,他每次有幸跟他在一起吃饭,饭量总会增加一倍。贡佐没有领会,开始叙述去世的亲王的情妇,巴尔比侯爵夫人收藏的精美的绘画。有三四次他用徐缓的声调谈到了海依兹,语气中充满了无限钦佩。侯爵心里说:“好!他终于要谈到小玛利尼定的那幅画像了!”但是,这正是贡佐打定主意不肯谈的。五点钟了,侯爵非常生气,他有个习惯,在午睡以后,五点半钟,乘马车到大街上去。

“瞧您这些蠢话!”他粗暴地对贡佐说,“您要弄得我比王妃晚到大街了,我是王妃的侍从长,她可能有什么事要吩咐我呢。好啦!赶快吧!如果您能够,就用几句话告诉我,副大主教大人的这桩所谓的恋爱究竟是怎么回事?”

但是,贡佐要把这段新闻留给侯爵夫人,是她邀请他来吃饭的。因此他就用很少的几句话赶快把要他说的故事说完,困得睁不开眼睛的侯爵跑去睡午觉。贡佐对可怜的侯爵夫人完全换了另外一种态度。她虽然有钱有势了,还是那么年轻、天真,因此她认为侯爵刚才对贡佐说话态度粗暴,自己应该赔个不是。贡佐得到这个成功,大为高兴,他的口才完全恢复了,他详详细细地跟她叙述这件事,不仅把它当作一件义务,而且也当作一件乐事。

替小安奈塔·玛利尼保留的听讲道的座位,每一个她付到一个赛干。她总是同她的两位叔母和他父亲生前的出纳一块儿去。她叫人前一天就去占下的那些座位,经常是选在几乎正对讲坛的地方,但是稍微偏向大祭坛那一面,因为她注意到,副大主教经常把脸转向祭坛。不过,听众们也注意到,年轻的讲道者常常把一双富于表情的眼睛愉快地停留在年轻的女继承人,这个如此动人的美女的身上,而且很明显的是精神相当集中,因为他的眼睛一盯住她,他的讲道就变得渊博,引经据典之处非常多,至于发自内心的那种激情就再也找不到了。那些太太小姐们几乎立刻失去兴趣,开始望着玛利尼,说她的坏话。

克莱莉娅叫他把所有这些奇怪的情况连着仔仔细细地讲了三遍。在讲第三遍的时候,她陷入了沉思。她算算,已经有整整十四个月没有见到法布利斯。“在一个教堂里过一个钟头,不是去看法布利斯,而是去听一位有名的讲道者讲道,难道这是什么了不起的错事吗?”她心里说,“再说,我会坐得离讲坛远远的,只在进去的时候望法布利斯一次,在讲道结束的时候再望他一次……不,”克莱莉娅心里说,“我不是去看法布利斯,我是去听一位惊人的讲道者讲道!”侯爵夫人一边给自己找理由,一边感到了内疚,十四个月来她的行为是那么完美啊!“好吧,”她为了使心境平静,对自己说,“如果今天晚上来的第一位女客人是听过台尔·唐戈副大主教大人讲道的,那我也去;如果她从来没有去过,我就不去。”

一旦拿定这个主意,侯爵夫人说了两句使贡佐非常高兴的话:

“想法去打听明白,副大主教哪一天,在哪一个教堂里讲道。今天晚上,在您走以前,我也许有件事要托您办。”

贡佐到大街上去了,他刚一走,克莱莉娅就到府邸的花园里去透透空气。她忘了她已经有十个月不让自己踏进花园。她激动、兴奋,脸色红润。晚上,每一个讨厌的客人进来,她的心都焦急地跳动着。最后,终于通报贡佐来了。贡佐头一眼就看出,他在未来一个星期里将要成为不可缺少的人。“侯爵夫人嫉妒小玛利尼。真的,有场好戏看啦,”他心里说,“在这场戏里,侯爵夫人扮演女主角儿,小安奈塔扮演侍女,台尔·唐戈副大主教大人扮演情人!真的,戏票即使卖两法郎也不算贵!”他得意忘形,整个晚上他老打断别人的话,而且说了一些荒唐透顶的逸事(譬如,他前一天听一位法国旅客说的关于出名的女演员和德·贝基涅侯爵的故事)。侯爵夫人却坐立不安。她在客厅里走来走去,她走进客厅旁边的画廊,凡是价值两万法郎以下的油画,侯爵是不容许挂在那里的。这天晚上,那些油画用如此明确的语言和她交谈,以至于她心里激动得受不了。最后,她听见双扇门开了,于是跑到客厅去,原来是拉维尔西侯爵夫人!可是,克莱莉娅在寒暄的时候,觉着嗓子不听使唤。拉维尔西侯爵夫人起先完全没有听见她问的话,于是让她一连把这句话重复了两遍:

“您对那个大出风头的讲道者怎么看法?”

“我过去认为他是一个小阴谋家,不愧是那位鼎鼎大名的莫斯卡伯爵夫人的侄子。但是,上一次他讲道,瞧,就在你们对面,圣母往见会的教堂里,他是那么崇高,我现在对他再也恨不起来了,我认为他是我听过的最有口才的人。”

“这么说,您听过他讲道?”克莱莉娅说,快活得浑身发抖。

“怎么,”拉维尔西侯爵夫人笑着说,“您不在听我说话吗?我是再怎么也不肯错过一次机会的。听说他肺里有病,很快就要不讲道了!”

侯爵夫人刚走,克莱莉娅就把贡佐叫到画廊里。

“我几乎决定去听听那位受人这样赞扬的讲道者了,”她对他说,“他什么时候讲道?”

“下星期一,就是说三天以后。而且他似乎猜到了夫人的打算,因为他要到圣母往见会的教堂里来讲道。”

事情还没有谈清楚,但是克莱莉娅的嗓子不听使唤了。她在画廊里来回走了五六次,没有再说一句话。贡佐心里说:“瞧,她在打复仇的主意。一个人怎么能够这么胆大妄为,从一个监狱里逃走,尤其当他荣幸地在像法比奥·康梯将军这样一位英雄看管下的时候!”

“不过,得赶快才成,”他又用微妙的讥讽口吻说,“他染上了肺病。我听兰波医生说,他活不到一年了。他逃避监禁,卑鄙地逃出要塞,这就是天主给他的惩罚。”

侯爵夫人坐在画廊的长沙发上,向贡佐招招手,要他也坐下。过了一会儿,她交给他一个预先装了几个赛干的小钱袋。“替我占四个座位。”

“可以允许可怜的贡佐奉陪末座吗?”

“当然可以,那就占五个座位好了……我绝对不希望靠近讲坛,”她又说,“不过我倒想看看玛利尼小姐,她给人说得那么漂亮。”

离着那个意义重大的星期一,那个讲道的日子,还有三天;侯爵夫人简直不知道这三天自己是怎么过来的。贡佐觉得,在公开场合陪伴着一位如此高贵的夫人,是莫大的光荣,因此他穿上法国式服装,佩上剑。不但如此,因为教堂离府邸很近,他还叫人搬了一把华丽的金扶手椅到教堂里去给侯爵夫人坐,那些资产阶级认为这真是傲慢到了极点。我们可以想象,可怜的侯爵夫人看见摆在讲坛正对面的这把扶手椅,会变成怎么样。克莱莉娅低垂着眼帘,缩在这把巨大的扶手椅的一个角落里,是那么慌乱,贡佐厚着脸皮指给她看小玛利尼,她甚至没有勇气望一望。她对贡佐这种态度感到惊讶。在这个廷臣的眼里,凡是没有贵族身份的人都是一钱不值的。

法布利斯在讲坛上出现了。他是这么瘦,这么苍白,这么憔悴,克莱莉娅的眼睛顿时充满了泪水。法布利斯说了几句话,接着他好像突然失去嗓音似的停住了。他几次想张口说话,但是说不出来。他转过身去,拿起一张写满字的纸。

“弟兄们,”他说,“我代表一个十分值得你们怜悯的、不幸的人,请求你们为了结束他的痛苦而祈祷,他的痛苦只有在他的生命终止以后才会结束。”

法布利斯非常缓慢地照着那张纸念下去。但是,他声音是那么富于表情,祈祷文还没有念到一半,所有的人都哭起来了,连贡佐也在内。“至少不会有人注意我了。”侯爵夫人一边心里这么说,一边放声大哭。

法布利斯请求信徒们为那个不幸的人祈祷,他一边念着那张纸上的字,一边想出了两三点关于那个不幸的人的情况。很快的,他的思潮汹涌澎湃。看上去他好像在对听众们说话,其实是说给侯爵夫人一个人听。他这次讲道结束得比往常早一点,因为他尽管竭力克制住自己,还是忍不住掉眼泪,因此他再也没法把话说清楚。那些善于批评的人认为这次讲道很特别,但是就激动人心这一点来说,至少是和那次在烛光下的、出名的讲道不相上下。克莱莉娅呢,她刚听法布利斯把祈祷文念了开头的十行,就认为她能够十四个月不和他见面,真是一桩残酷的罪行。她一回到家里,立刻上床,这样她就能无拘无束地想念法布利斯。第二天一清早,法布利斯接到下面这封短信:

我信赖您的人格。找四个您信得过的、谨慎的好汉,明天斯台卡塔教堂响起午夜的钟声,到圣保罗街一扇标有十九号的小门旁边来。别忘了您可能受到攻击,不要单独一个人来。

法布利斯认出这神圣的笔迹,跪倒在地上,热泪夺眶而出。“过了十四个月零八天,终于来到了!”他大声嚷道,“再不用讲道啦!”

在这一天里,各式各样疯狂的念头折磨着法布利斯和克莱莉娅两人的心,如果都一一叙述出来,那就未免太啰唆了。信上说的那扇小门其实就是克里申齐府的橙树园的小门,法布利斯在白天想尽办法去看了十次。在将近午夜的时候,他带着武器,一个人匆匆在这扇门旁边走过。使他快乐得无法形容的是,他听见有一个很熟悉的声音悄悄说:

“进来吧,我心爱的朋友。”

法布利斯小心翼翼地走进去,果真是到了橙树园里,不过迎面是一扇装着结实的铁栅栏的窗子,离地有三四尺高。夜色深沉。法布利斯听见窗子里有轻微的响声,用手去摸栅栏,忽然感到有一只手从栅栏里伸出来,抓住他的手,拉到嘴唇跟前,吻了一下。

“是我,”那心爱的声音对他说,“我到这儿来告诉你我爱你,并且问问你是不是愿意听从我的话。”

我们可以想象,法布利斯会怎样回答,他又是怎样快乐和惊讶。克莱莉娅首先感到一阵似醉如狂的喜悦,等到她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对他说:

“你知道我向圣母许过愿心,永远不见你。这就是我在这一片漆黑中接见你的缘故。我希望你明白,假如你强迫我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你,那你我之间就什么都完了。不过,我最不希望你在安奈塔·玛利尼面前讲道。你别以为把扶手椅搬到教堂里去的这件蠢事是我叫人干的。”

“我亲爱的天使,我不管在谁面前也不讲道了。我过去讲道,仅仅是希望能有一天看见你。”

“别这么说了,别忘了我是不可以看见你的。”

在这里我要求读者允许我略过三年时间,一字不谈。

当我们的故事重新开始的时候,莫斯卡伯爵早已回到帕尔马担任首相,而且权势比以往更大了。

法布利斯过了这三年无比幸福的生活以后,忽然动了父子之情,他一时任性,终于使得一切都改变了。侯爵夫人有一个小男孩,两岁,很可爱,叫桑德利诺,他是他母亲的心肝宝贝。他总是跟她在一起,要不就是坐在克里申齐侯爵的膝头上。相反,法布利斯却难得看见他。他不愿意这孩子养成习惯,去爱另外一个父亲。他打算在这个孩子有清楚的记忆以前把他抢走。

在漫长的白天里,侯爵夫人是不能够和她的情人相会的,桑德利诺的陪伴给了她安慰。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对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人来说,这似乎是一件奇怪的事:尽管她行为不端,她仍旧忠于她许下的愿心。读者也许还记得,她向圣母发过誓,永远不见法布利斯。这正是她原来的话。因此她只在夜里接待他,屋子里也从来没有点过灯。

但是,法布利斯每天晚上都受到他的情人的接待。使人钦佩的是,在一个充满了好奇和烦闷的宫廷中,法布利斯的防备措施策划得居然有这么好,伦巴第人称之为amicizia359的这件事竟没有引起任何怀疑。他们的爱情太强烈,不免会引起争吵。克莱莉娅常常受到嫉妒心的折磨,但是他们的争执几乎总是来自另外一个原因。法布利斯利用某些公共典礼的机会,出现在侯爵夫人去的地方,看一看她,这时候她就会找一个借口,很快地走掉,而且很久不理睬她的情人。

帕尔马宫廷里的人感到惊奇的是,这样一个姿色和才智都非常出众的女人,居然没有人发现她有过任何私情。她引起了一些人的热爱,他们甚至为她干出不少傻事,使得法布利斯也常常感到嫉妒。

善良的大主教兰德里亚尼去世已经很久,法布利斯的虔敬、模范的品行和口才使人早已把他忘掉了。法布利斯的哥哥死了,所有的家产都落到他手里。从这时候起,他每年把帕尔马大主教职位的十几万法郎收入分给他的教区里的那些代理主教和本堂神父。

很难想象还有比法布利斯为自己创造的生活更受人敬重、更值得敬重而且更有益的了,然而他不幸地动了父子之情,一时任性,把这一切都打乱了。

“我尊重你的愿心,不过,既然你不愿意在白天见我,它使得我的生活变得非常不幸,”他有一天对克莱莉娅说,“按照你这个愿心,我不得不永远过着孤孤单单的生活,除了工作以外,我没有别的法子排遣时间,何况我有时候根本没有工作。我这样刻板地、悲伤地度过每一个漫长的白天,不由得产生了一个想法,半年来它一直折磨着我,我也一直极力克制它,但是克制不住。这个想法就是:我的儿子将来根本不会爱我。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我的名字。他生长在克里申齐府养尊处优的环境中,几乎就不认识我。我难得看见他,一看见他,我就想到他母亲。他使我回想起我不再能看到的、他母亲的美若天仙的容貌,因此他一定觉得我脸色很严肃,而在孩子们眼里,严肃就等于阴沉。”

“怎么!”侯爵夫人说,“你这一番话是什么意思?我听了感到害怕。”

“我的意思是要我的儿子。我希望他跟我住在一起。我希望每天看见他,我希望他养成爱我的习惯。我希望我自己能够无拘无束地爱他。既然我的命运和世上任何人都不同,它在我身上剥夺了其他许多情人所享受的那种幸福,不许我跟我最亲爱的人一起生活,那么我至少希望在我身边能够有一个可以在我心里勾起对你的回忆的人,一个多少可以代替你的人。我被迫过着孤独的生活,所以觉得任何事情、任何人对我都是负担。你知道,自从我有幸被巴尔博纳登入囚犯名册的那一刻起,我一直认为雄心大志是空虚的字眼;我一和你远远地分开,就万分忧郁,而且凡是不能感动我心灵的事物,在我看来,都是可笑的。”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可怜的克莱莉娅由于情人的苦恼,心里充满了强烈的痛苦。尤其是因为她觉着法布利斯的话也有几分道理,她的忧愁就更加深切了。她甚至考虑到是不是应该设法取消她的愿心。到那时候,她就可以在白天接待法布利斯,像接待任何一个上流社会的人物一样,而且她贤淑的名声已经非常巩固,决不会有人诽谤她。她对自己说,花上一大笔钱,她就能够取消她的愿心。但是她又觉着这种十分世俗的办法不会给她良心带来平安,说不定激怒了上天,还会惩罚她这个新的罪行。

另一方面,如果她同意对法布利斯这个如此合情合理的愿望让步,如果她尽力避免去伤害他那颗她如此了解的多情的心,他那颗受到她古怪的愿心离奇地牵累因而失去了平静的心,那么,又有几分把握能拐走意大利最大的贵族之一的独子,而骗局又不至于被揭穿呢?克里申齐侯爵会毫不吝啬地花上大批大批的金钱,会亲自带头追查,拐骗的事迟早会被发现的。只有一个办法能避免这个危险,应该把孩子送到远方去,譬如说送到爱丁堡360,或者送到巴黎;然而正是在这一点上,做母亲的出于爱子的天性,怎么也不能同意。法布利斯提出的另外一个办法,确实也是比较合理的一个办法,可是在这位心乱如麻的母亲眼里看来,它显得有点不吉利,似乎比头一个办法还要可怕。“应该装病,”法布利斯说,“孩子病得越来越重,最后在克里申齐侯爵不在家的期间死掉。”

克莱莉娅厌恶这个主意达到了恐怖的地步,这造成了他们的破裂,不过他们的破裂不可能拖得很久。

克莱莉娅说不应该冒犯天主,这个如此心爱的儿子是罪恶的果实,如果再激怒上天的话,天主一定会把他收回去。法布利斯又谈起他离奇的命运。“命运给我造成的处境,还有我的爱情,迫使我终身过孤独的生活,”他对克莱莉娅说,“我不能像我的大部分同事那样得到亲密交往的快乐,因为你只愿意在黑暗中接待我,可以说,我生命中能和你在一起度过的那一部分因此少到只剩下短暂的片刻。”

他们掉了不少眼泪。克莱莉娅病倒了。可是她太爱法布利斯,他要求她做的可怕的牺牲,她不可能坚持拒绝。桑德利诺从外表上看病倒了;侯爵赶紧请来顶出名的医生,克莱莉娅从这一刻起遇到一个她没有料到的、可怕的困难:应该阻止这个心爱的孩子服用医生们开的任何药品。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孩子在床上躺得太久,对他的健康不利,他真的生起病来了。生病的原因怎么能对医生说呢?对这两个人克莱莉娅都如此心爱,但是她发觉很难兼顾,痛苦得几乎要发疯了。是不是应该同意假装痊愈,牺牲如此长久、如此痛苦的装病的成果呢?法布利斯既不能原谅自己在爱人心上施加的压力,又不能放弃自己的计划。他想出办法,每天夜里偷偷走进生病的孩子的房间,这件事引起另一个麻烦。侯爵夫人来照料她的儿子,有时候法布利斯不得不在烛光下和她见面;在克莱莉娅的可怜的、混乱的心里,这是一件可怕的罪行,预示着桑德利诺的死亡。她去请教那些最有名的决疑者,如果遵守一个许下的愿心,显然会产生危害,是不是还应该遵守。他们回答说,一个对神灵发过誓的人,只要不是为了虚幻的感官的享乐,而是为了不要造成显然的不幸,才不遵守他的誓言,那么就不能认为是犯了违背愿心的罪恶。但是尽管他们这样回答,侯爵夫人仍旧陷在绝望中,法布利斯看出他的古怪的念头快要断送克莱莉娅和他儿子的性命了。

他请求他的亲密朋友莫斯卡伯爵帮助。这位年迈的首相对这段故事的大部分情况还不知道,他听了以后非常感动。

“我替您想办法,让侯爵至少离开五六天,您希望他在什么时候离开?”

过了不久,法布利斯来告诉伯爵,一切都准备妥当,单等着侯爵离开了。

两天以后,侯爵骑着马,从芒托瓦附近的一处庄园回来,几个显然是被雇来报私仇的暴徒把他架走,不过他们丝毫没有难为他。他们把他安置在一条小船上,顺着波河向下航行,走了三天,和从前发生那件出名的吉莱蒂事件以后法布利斯航行的路线相同。第四天,暴徒们很仔细地把侯爵抢劫一空,既没有给他留下钱,也没有给他留下任何稍微值钱的衣物,然后把他甩在波河的一个荒岛上。整整两天以后侯爵才能够回到帕尔马的府邸。他发现府邸外挂着黑纱,家里的人都悲痛万分。

这场拐骗进行得非常巧妙,可是结果却十分不幸。桑德利诺被秘密地安顿在一所宏大、美丽的房子里,侯爵夫人几乎每天都去看他。过了几个月他就死了。克莱莉娅认为这是她不忠于她对圣母许下的愿心,受到的一个公正的惩罚。在桑德利诺生病期间,她曾经常常在灯光下看见法布利斯,甚至在白天里还见过他两次,而且她还怀着无限深切的柔情呢!她比她那个如此心爱的儿子只多活了几个月,不过她是甜蜜地死在爱人的怀抱里的。

法布利斯一方面太痴情,一方面又太笃信宗教,所以没有求助于自杀,他希望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里重新见到克莱莉娅,但是他聪明过人,不会不感到他有许多罪要赎清。

他在克莱莉娅死后没有几天,签了好几份证书,保证每一个仆人都有一千法郎的年金,而且为自己也保留了同样数目的年金。他把每年将近有十万法郎收入的田地送给莫斯卡伯爵夫人,把另外一些收入相等的田地送给他的母亲,台尔·唐戈侯爵夫人,还把剩余的祖产送给他的一个嫁得很不好的姐姐。第二天,他向有关当局辞去大主教职务以及由于艾尔耐斯特五世的恩典和首相的友谊而陆续担任的一切职务,然后退隐到离萨卡两法里,波河岸边树林中的帕尔马修道院去。

莫斯卡伯爵夫人当时曾经竭力赞成她的丈夫重新出任首相,但是她始终不同意回到艾尔耐斯特五世的国土来。她在维尼阿诺接待她的宾客。维尼阿诺离卡萨-马乔列四分之一法里,在波河左岸,因此是在奥地利国境内。伯爵在那里替她盖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府邸,她在这座府邸每星期四招待所有帕尔马的上流社会的人士,每天招待她的众多的朋友。法布利斯没有一天不到维尼阿诺来。他在修道院里住了一年就去世了。总之,伯爵夫人看上去万事如意,但是在她心爱的法布利斯死后不久,也就去世了。

帕尔马的监狱都空了,伯爵成了巨富,艾尔耐斯特五世受到他的臣民爱戴,他们拿他的统治和托斯坎尼361大公们的统治相比。

TO THE HAPPY FEW362

[1]1法里约合4公里。

[2]这部小说事实上是司汤达在1838年11月4日至12月25日在巴黎写的。

[3]住宿券,军队里分发给官兵前往指定人家住宿的凭证。

[4]议事司铎,相当于主教级的顾问,在天主教会中是相当高级的职位。

[5]帕多瓦,意大利北部城市,在威尼斯西边。

[6]桑巴甬,意大利小食,用蛋黄加糖、酒和香料等制成的蛋黄酱。

[7]帕尔马,意大利北部城市,位于博洛尼亚西北,帕尔马河畔。历史上曾是帕尔马-皮亚琴察公国的京城,由法尔耐斯家族统治,本书中的亲王腊努斯-艾尔耐斯特四世是个虚构人物,在小说所描写的时代,统治帕尔马的是奥国公主,拿破仑的寡妻玛丽·路易丝。

[8]1830年在法国七月王朝开始时的反宗教倾向,到三十年代中期以后,变成了宗教狂热,不仅在反动阶层中间如此,在自由资产阶级中间也是如此。司汤达深刻地观察到这一点,所以他这番话是针对他写作本书时的法国现实情况说的,不过他故意将日期提前到了1830年。

[9]意大利文,“面子问题”。

[10]意大利文,“从前,那些迷人的所在曾经殷切地要我描写它们——阿里奥斯托,讽刺诗第4首。”

[11]波拿巴将军(1769—1821),即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获少将衔,督政府时期统兵第一次远征意大利,大败奥地利军队。

[12]米兰,意大利第二大城。在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平原的西北部,是伦巴第的政治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和金融中心,有著名的拉·斯卡拉剧院。

[13]1796年5月11日,拿破仑在意大利北部的洛迪城大败奥地利军队。战争最激烈的地点在阿达河的桥头。5月15日法军进入米兰城。

[14]恺撒(前100—前44),古罗马统帅、政治家和作家。在高卢总督任内,征服高卢全境,又渡海侵入不列颠,权力迅速扩大,后曾建立独裁统治。

[15]亚历山大(前356—前323),古代著名统帅,马其顿国王。曾在东起印度河,西至尼罗河与巴尔干半岛的领域内,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16]指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弗兰茨二世(1768—1835)。

[17]米兰在12世纪是一个城市共和国;它曾联合其他的伦巴第城市共同抵抗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一世,保卫自己的独立。在长期围攻(1660—1662)以后,米兰粮绝投降。腓特烈一世为了表示惩罚,竟下令毁灭这个城市,甚至于在米兰旧址上进行耕种。

[18]随侍骑士,指经常陪伴贵妇人,向她献殷勤、效劳的人。

[19]查理五世(1500—1558),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19—1556),西班牙国王(1516—1556)。领有西班牙、意大利、德意志、尼德兰和美洲西班牙殖民地。

[20]腓力二世(1527—1598),查理五世的儿子,西班牙国王。1550年查理五世把米兰公国封给他。

[21]《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或工艺详解辞典》,共35卷,由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先驱者共同编纂。主编是狄德罗,伏尔泰、爱尔维修、卢梭等皆曾撰稿。他们哲学观念虽不尽相同,政治主张也不一致,但是他们都坚决反对天主教会和经院哲学以及封建等级制度,并在《百科全书》和自己的著作中传布他们的思想。

[22]伏尔泰(1696—1778),法国作家、哲学家,启蒙运动创始人之一。他的著作对准备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巨大作用。

[23]本堂神父,主管一个地区的普通教堂的神父。即使同为本堂神父,地位也随着教堂的大小而异,偏远地区的或是乡村的本堂神父远不及通都大邑的本堂神父。

[24]什一税,中世纪起基督教强制欧洲各国人民缴纳的苛税。最初农民需将自己的收获物的十分之一缴纳教会,作为主教、僧侣、教堂和赈济之用。后教区内所有的人都要缴纳,税额一般也超过十分之一,专供教会上层分子享用。

[25]指奥地利的费迪南大公(1754—1806),1771年任米兰和芒托瓦总督,1796年5月9日离开米兰。他是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二世的叔父。

[26]格罗(1771—1835),法国画家,曾先后担任拿破仑及波旁王朝的宫廷画师,作过许多颂扬拿破仑的图画。

[27]1792年法国首先在欧洲宣布实行全国义务兵役制,征集所有18岁到25岁的公民入伍,因此比起欧洲封建国家招募的军队要显得年轻得多。拿破仑生于1769年,1796年5月进入米兰时是27岁。

[28]四组舞,起源英国民间的一种舞蹈,后来流传到宫廷中,成为一种宫廷舞蹈。

[29]“蒙费利诺”,起源于意大利的一个叫蒙费拉的地方的一种简朴而庄重的布列舞,在意大利北部曾经流行过很长时间。

[30]“莎特莱罗”,一种两拍的圆舞,其中夹有跳跃动作。

[31]埃居,法国古代的银币,一般值3法郎,但也有值6法郎的。

[32]皮亚琴察,意大利北部城市,位于米兰东南的波河南岸。

[33]在谈话中,一般用第二人称复数(在本书中译为“您”)称呼对方,表示客气;用第二人称单数(在本书中译为“你”)称呼对方,主要用于下列范围:在关系亲密的人之间;成人对儿童;上级对下级等等。

[34]列奥那多·达·芬奇(1452—1519),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伟大画家。他的绘画善于描绘人物的性格,通过动作和姿态来表现内心活动。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

[35]《希罗底》,有好几幅以犹太王希律的妻子希罗底为题的画,在司汤达那个时代都认为是达·芬奇的作品,其实是他的学生们所画。

[36]热那亚,意大利最大的商港,在意大利西北部,利古里亚海的热那亚湾北岸。

[37]指券,1789年至1796年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府发行的纸币。

[38]科摩湖,意大利北部邻近瑞士边境的湖泊。

[39]格里昂塔,在科摩湖西边,离湖岸不远,确实有这么一个小地区,高250米,真正的名字是格里昂特。

[40]奥纳,法国古尺度名,合1.188米。

[41]维斯康蒂家族,意大利伦巴第的贵族,1277年到1447年间是米兰公国的统治者。

[42]斯佛尔查家族,意大利的贵族,1447年至1535年间统治米兰公国。

[43]米兰公国,中世纪意大利北部的封建国家。

[44]卡萨诺战役,1799年4月,奥俄联军在意大利北部的卡萨诺城大败法国军队。

[45]科摩,意大利北部城市,在科摩湖边。

[46]本书中用的尺是指法国古尺,约合0.33米,1尺分12寸。

[47]意大利文,“台尔·唐戈府”。

[48]头发上扑粉是欧洲古已有之的习俗,而且还是宫廷礼节中的一个规定,资产阶级革命后,极端君主主义者严格遵守它,而自由主义者却加以蔑视。

[49]意大利军团,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参加法国军队的外籍军团,是在拿破仑第一次远征意大利(1796—1797)后,由督政府建立的。

[50]督政府,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法国新历共和2年热月9日(1794年7月27日),丹东派、沼泽派联合吉伦特派残余分子,利用革命政府群众基础的削弱,发动政变,推翻雅各宾党专政,建立热月反动统治,共和4年雾月5日(1795年10月27日)成立五人督政府。

[51]维罗纳,意大利北部城市,位于威尼斯西面。

[52]阿尔科和洛那托,意大利北部伦巴第的两个村庄。1796年拿破仑曾在这两个地方大败奥地利军队。

[53]诺维,意大利北部村庄。1799年8月15日奥俄联军曾在这个地方打败法国军队。到此时,法国失去了意大利的全部土地。

[54]马伦哥,意大利西北部村庄。1800年6月14日,拿破仑第二次远征意大利,在这个地方打败奥地利军队,接着重新占领意大利整个北部。

[55]马木路克卫队,13世纪埃及苏丹开始利用奴隶组成的常备军骑兵队。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期间,曾经击败这支军队。

[56]卡塔罗湾,科托尔湾的意大利称呼,在欧洲亚得里亚海边,现属黑山共和国,当时属奥地利帝国。

[57]读作“玛尔开西诺”。在当地借用德意志的习俗中,这个尊称被用来称呼侯爵的所有儿子;“contino”被用来称呼伯爵的所有儿子,“contessina”被用来称呼伯爵的所有的女儿,等等。——原注在本书译文中,以后这个意大利字径译为“小侯爵”。

[58]圣贝纳德山,意大利北部与瑞士交界处的阿尔卑斯山脉的山区,1800年5月20日拿破仑第二次远征意大利,率军由此处的山口打入意大利,该年6月2日进入米兰。

[59]意大利文,“当齐府”。

[60]布里西亚,意大利北部大城市,位于米兰的东面。

[61]主保圣人,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常常奉基督教圣人为城市、村镇等的保护者,称为主保圣人。

[62]耶稣会,天主教修会。除修会一般会规外,强调会士须对教皇绝对服从。16世纪至17世纪,耶稣会的主要活动,是反对欧洲宗教改革和维护教皇封建统治。耶稣会士的名字在欧洲已成为“奸诈者”“阴险者”的同义语。

[63]欧仁亲王(1781—1824),拿破仑的继子。1804年拿破仑称帝后,1805年便把意大利共和国变成王国,在米兰为自己举行了意大利国王加冕式,并任命欧仁亲王为总督,即充当由他建立起来的附属国的统治者。

[64]维也纳,奥地利首都,当时是奥地利帝国的京城。

[65]龙沙(1524—1585),法国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以抒情诗见称。这节诗引自诗集《给海伦的诗》中的《悲歌》。

[66]卡代纳比亚,科摩湖边的一个风景迷人的地点,在湖西岸,和东岸的贝拉乔遥遥相对。

[67]别列金纳河,白俄罗斯境内的一条河。1812年拿破仑打入俄国,12月从莫斯科撤退时,在渡这条河时被俄国军队打败。

[68]伦巴第-威尼斯王国,拿破仑帝国崩溃后,根据1814年至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的决议,意大利伦巴第-威尼斯地区并入奥地利版图,成立伦巴第-威尼斯王国。

[69]雅各宾党,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有一个会址设在巴黎雅各宾修道院的政治组织,被称为雅各宾俱乐部,其成员称为雅各宾党。1789年成立,在全国设有支部。起初成分复杂,在斐扬派和吉伦特派相继退出后,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中心。后转意为反对君主政权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70]普列纳伯爵(1768—1814),拿破仑统治下的意大利王国的财政大臣。1814年4月20日在骚乱中被打死。

[71]路易,法国古金币,合20法郎。

[72]布伯纳将军(1772—1825),奥地利将军,曾担任驻伦巴第奥地利军队的司令官。

[73]内阿尔卑斯共和国,1797年由拿破仑在意大利北部建立的共和国。在整个存在期间都由法国军队占领。1805年起变为意大利王国。

[74]麦尔齐山庄,佛·麦尔齐公爵的府邸,建于1815年,在贝拉乔,通往科摩的大路上。

[75]斯封德拉塔树林,位于突出在科摩湖心,把湖面分成两汊的岬角上。树林中有斯封德拉塔山庄。

[76]累科,意大利北部城市,在科摩湖边。

[77]那不勒斯,意大利仅次于热那亚的第二大港。在西南部的第勒尼安海岸。

[78]日内瓦湖,也叫莱蒙湖,位于瑞士西南部和法国东南部之间。

[79]塔索(1544—1595),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早期作品有抒情味。代表作有《耶路撒冷的得救》。

[80]阿里奥斯托(1474—153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主要作品有叙事诗《疯狂的奥兰多》。

[81]阿尔卑斯山脉,欧洲最高大的山脉。西起法国东南部,经瑞士南部、意大利北部,东至奥地利。全脉呈弧形。

[82]卡纽拉侯爵(1762—1833),意大利建筑家。

[83]玛尔凯西(1790—1858),意大利雕塑家。

[84]哥特式,12世纪至15世纪在欧洲各国中的主要建筑风格。以高耸的塔楼、尖拱、花式窗棂为其特征。

[85]维加诺(1769—1821),意大利芭蕾舞蹈家。

[86]意大利文,“热情”。

[87]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陷巴黎,拿破仑皇帝被放逐到厄尔巴岛。1815年2月26日他从厄尔巴岛逃出,3月1日在法国南部海岸儒昂湾登陆,率军向巴黎进攻。3月20日进占巴黎,重掌政权。

[88]梅纳乔,科摩湖边的一个小渔港,在梅纳吉纳山谷的谷口,格里昂塔北面3公里左右。

[89]拿破仑,有拿破仑像的法国金币,合20法郎。

[90]索玛利瓦府,在科摩湖西岸,卡代纳比亚南面。原来叫克莱利西府,于1747年建成,后为米兰的律师、政治家索玛利瓦购得。

[91]拿破仑帝国的军旗上以鹰为旗徽,称为鹰旗。

[92]这是一个热情充沛的人物在说话,他把著名的蒙蒂的几行诗用散文表达出来了。——原注。蒙蒂(1754—1828),意大利诗人,写过许多政治诗。

[93]卢加诺,瑞士南部城市,邻近意大利边境。

[94]圣哥达隧道:世界著名大隧道之一。在瑞士南部阿尔卑斯山脉中。山口海拔2111米,自古为交通要道。

[95]蓬塔尔利埃,法国东部城市,邻近瑞士边境。

[96]杜伊勒里宫,法国巴黎的一座王宫,建于1564年。

[97]莫伯日,法国北部城市,邻近比利时边境。

[98]佛兰芒人,一译佛来米人,比利时两个民族之一,住在比利时北部。是日耳曼人法兰克部落的后裔。语言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与荷兰语相近。

[99]皮埃蒙特是意大利北部地区名。在拿破仑第一次退位和1814年4月第一次巴黎和约签订以前,属于拿破仑帝国版图,皮埃蒙特人也需要服兵役。义务兵役制在第一次复辟后取消。最后一批新兵入伍是在1813年10月,到1814年5月就解散。因此法布利斯按照看守的妻子的建议,应该假装说是从那时候,也就是说,一年前留在法国。

[100]里尼,比利时村庄。1815年6月16日拿破仑在此打败普鲁士军队。

[101]滑铁卢,比利时村庄。1815年拿破仑重掌政权后,英、奥、普、俄等国结成第七次联盟,分兵六路进攻法国。6月18日,英普联军(约22万人)在滑铁卢附近大败拿破仑军队(约12万人),给百日王朝以决定性打击。

[102]随军女商贩,经法国政府许可的跟随军队的商贩,向士兵们出售食物、酒及其他必需品。

[103]珂珂特是女商贩的马的名字。

[104]埃蒙四兄弟,12世纪法国纪事史诗中的四个骑士,他们同骑一匹叫贝亚尔的神马,经历了许多危难。

[105]内伊元帅(1769—1815),法国元帅,被拿破仑封为莫斯科亲王,是拿破仑最著名的亲信,有人称之为“勇士中的勇士”。百日王朝时期协助拿破仑作战。波旁王朝复辟后被判处死刑。

[106]马基雅维里(1469—1527),意大利政治家兼历史学家。他的名字在欧洲成为“权谋家”“策士”的同义语。

[107]《耶路撒冷的得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塔索以1096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为题材的史诗。

[108]共和国,指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于1792年9月成立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称帝后,为第一帝国所代。

[109]特拉梅齐纳,科摩湖西岸的一个地区。

[110]波旁家族,法国王族,因九世纪末,男爵艾玛封地波旁堡而得名。波旁家族1589年至1792年在法国建立王朝,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被推翻后,于1814年复辟,至1860年结束。

[111]沙勒尔瓦,比利时南部城市。

[112]当时法国的骠骑兵,每一团的军衣、军裤、军帽、羽饰等的颜色都不同。

[113]埃斯考河,欧洲西部河流,又名斯海尔德河,发源于法国北部,经比利时,流入荷兰境内,注入北海。

[114]康布雷,法国北部城市。

[115]费奈隆(1651—1715),法国作家,18世纪启蒙运动先驱之一。曾任康布雷大主教,坟墓在当地大教堂内,1826年改建为雕像。

[116]凡尔赛,法国城市,在巴黎西南18公里处的高地上,有著名的凡尔赛宫。

[117]哥萨克,俄国骑兵,由哥萨克人组成。

[118]精灵指的是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神怪。

[119]亚眠,法国北部大城市。

[120]联军,指在拿破仑率军进占巴黎,重掌政权后,英、奥、普、俄等国结成第七次联盟的军队。

[121]贝利柯先生使得这个名字全欧闻名,它是米兰警察局和监狱所在的一条街的名字。——原注。贝利柯(1789—1854),意大利爱国志士、作家。曾在斯比尔堡狱中度过9年,在狱中写了《我的狱中生活》一书。

[122]指雇佣兵队长佛兰西斯科·斯佛尔查(1401—1466),他于1450年夺取米兰公国政权,成为米兰公爵。

[123]洛桑,瑞士西南部城市。

[124]在1746年的奥法战争中,热那亚是法国的同盟,被迫投降奥地利。过重的占领军税和其他捐税激起人民的起义,反抗奥地利人和热那亚贵族。奥地利人被赶出城后,1746年10月热那亚成立了共和国。

[125]昂德利阿纳(1797—1862),意大利革命家。曾在斯比尔堡关了8年,著有《一个国事犯的回忆录》等书。

[126]诺瓦腊,意大利北部大城市。拿破仑帝国时代属于帝国版图,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撒丁王国恢复,隶属于撒丁王国版图。

[127]罗玛尼阿诺,意大利北部诺瓦腊附近的一个市镇,在塞齐亚河边。

[128]贝亚尔(约1473—1524),法国著名的军官。在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意大利战争中,渡塞齐亚河时阵亡于罗玛尼阿诺。

[129]塔罗,一种纸牌游戏。

[130]意大利文,“老厌物”。

[131]科勒乔(约1494—153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

[132]在本书第一章中,作者说拿破仑从圣贝纳德山打入意大利的时候,法布利斯2岁,因此他是生于1798年的。但是,吉娜·台尔·唐戈当时15岁,而故事发展到现在是1815年,实际上她应该是32岁。

[133]都灵,意大利西北部大城市。

[134]瓦脱·司各特(1771—1832),英国历史小说家,主要作品有:《艾凡赫》和《罗伯·罗伊》等。

[135]桑米凯利(1484—1559),意大利建筑家。

[136]参阅昂德利阿纳先生的有趣的回忆录。他的回忆录像故事似的引人入胜,而且一定会像塔西佗的作品一样永存不朽。——原注斯比尔堡是奥地利帝国时代监禁国事犯的监狱,在今捷克境内。昂德利阿纳在回忆录中曾叙述一个叫斯提芬·保罗维茨的神父,他在斯比尔堡当忏悔师,其实是政府的密探。他得到囚犯们的好感,借此探听囚犯们的“阴谋计划”,后来便升任了卡泰罗大主教。

[137]《立宪新闻》,法国带温和自由主义色彩的反对派报纸,创刊于1815年,复辟时期在与反动势力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138]阿尔菲爱里(1749—1803),意大利诗人,古典悲剧作家。主张意大利统一及建立强大的贵族共和国。

[139]但丁(1265—1321),意大利伟大诗人。早年参加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曾当选为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市政委员。后因代表罗马教廷的反动势力抬头,在1302年被放逐,代表作有《神曲》。

[140]古维雍-圣西尔(1764—1830),法国元帅,1807到1812年曾经参加法国对西班牙的战争。

[141]意大利文,“从容”。

[142]博洛尼亚,意大利北部大城市。

[143]意大利文,“大街”。意大利城市里,有的大街在当时成了上流社会人士每日必到的散步场所和交际场所。马车在这大街绕一个圈子后,首尾相接地排列起来,妇女们坐的是一种低矮的马车,可以很方便地和散步的人交谈。在本书中,以后遇到这个意大利字,径译作“大街”。

[144]“聪明到这个地步的人,是不睡觉的”,这是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1621—1695)的寓言诗《橡栗和南瓜》中的一句。

[145]纳尼伯爵在本书第二章中出现时,作者写成N……伯爵。

[146]卡桑德拉,意大利假面喜剧中的定型人物,傻老头子、受欺骗的父亲或监护人。

[147]巴夏,旧土耳其、埃及高级军事及行政长官的称号。

[148]瓦莱泽,意大利北部城市,在科摩湖边。

[149]惠斯特,一种纸牌戏。

[150]普利尼阿纳,在科摩湖东岸,也就是说在格里昂塔的对岸,偏南。

[151]贝朗,累科湖(科摩湖的一个湖汊)边的一个工业市镇。

[152]佛罗伦萨,意大利中部大城市。

[153]萨卡,在帕尔马北面,离考罗尔诺和桑规那不远。

[154]波河,意大利最大的河流,发源于西部阿尔卑斯山地,横贯国境北部,流入亚得里亚海。

[155]指1793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雅各宾党,在这年6月推翻吉伦特党的统治,建立雅各宾专政。

[156]里昂,法国东南部大城市,工业中心之一。

[157]卡诺瓦(1757—1822),意大利著名的雕塑家。

[158]路易十四(1638—1715),法国国王,曾竭力扩张王权,加强专制统治,自称“朕即国家”。

[159]约瑟夫二世(1741—1790),奥地利皇帝,为了巩固君主专制,采取“开明专制”措施,但是失败。

[160]腓特烈大帝(1712—1786),普鲁士国王,即腓特烈二世。

[161]拉斐德将军(1757—1834),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贵族出身。早年参加北美独立战争。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任国民军总司令。

[162]阿喀琉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出生时被母亲忒提斯握住脚踵倒浸在冥河水中,因此除没有浸水的踵部外,任何武器不能伤害他的身体。

[163]福隆德运动或译为投石党运动。1648年至1653年间法国反专制制度的政治运动。运动的失败促进了路易十四绝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164]议事修女在天主教会内领取相当于议事司铎的教俸。

[165]透明画,当时欧洲非常风行的一种装饰,把画画在油纸或绸子上,后面点上灯。

[166]保罗三世(1468—1549),罗马教皇(1534—1549),原名亚历山大·法尔耐斯。

[167]法尔耐斯家族,意大利的一个贵族。教皇保罗三世为他的私生子彼埃特罗-路易吉·法尔耐斯建立了帕尔马-皮亚琴察世袭公国,从1545年至1731年间,该家族中的人曾任公国的统治者。

[168]阿德里亚努斯陵墓,罗马皇帝阿德里亚努斯(78—138)在位时修造的规模宏大的陵墓,现今称为安格路斯堡。

[169]在意大利,受到保护的或者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可以当“主教大人”和“高级教士”,但这并不等于说就是当主教;他们穿紫袜子,当“主教大人”,并不许愿心,随时可以脱掉紫袜子,甚至结婚。——原注

[170]马乔列湖,在意大利北部,科摩湖西边。湖的北端在瑞士境内。

[171]贝尔吉拉特,意大利马乔列湖西岸的一个村子,位于一个岬角上,可以看到广阔的湖面。

[172]狄德罗(1712—1784),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启蒙运动者。《百科全书》的主编人。

[173]雷纳尔(1713—1796),法国神父、历史学家、哲学家、启蒙运动者。

[174]米赛诺,意大利那不勒斯城附近的一个海角。

[175]提贝里乌斯(前42—37),古罗马帝国皇帝。

[176]意大利文,“主教大人”。这是对教会中主教以上的高级教士的尊称,但照第140页作者原注的解释看来,获得这个尊称的人,能穿紫袜子,而不一定真的担任主教的实职。以后这个意大利字,径译作“主教大人”。

[177]卢梭(1712—1778),法国杰出的启蒙运动家、文学家、教育思想家。

[178]桑费利斯(1761—1800),侯爵夫人。1799年1月至6月间,那不勒斯成立了伯登诺培共和国。阴谋推翻共和国的保王党头子贝克尔上校爱着她,给了她一张安全通行证,要她在发生叛乱前离开那不勒斯。桑费利斯侯爵夫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一个年轻的共和国军官,年轻军官把通行证交给了政府。桑费利斯侯爵夫人受到审问,她拒绝说出贝克尔上校的名字,但是通过侦查,阴谋还是被揭穿了,贝克尔上校被判处死刑。保王党再度接收政权后,把第一次阴谋的失败原因归到桑费利斯侯爵夫人头上,判处绞刑。她并没有参加共和主义报纸《那不勒斯箴言报》的出版工作。参加这项工作的是封塞卡侯爵夫人(1768—1799),她也在王朝复辟后被判处死刑。

[179]达尔杜弗,17世纪法国喜剧家莫里哀的同名喜剧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伪君子。

[180]戴奇乌斯,罗马皇帝(249—251),因迫害基督教徒而在历史上著名。17世纪法国剧作家高乃依的悲剧《波利欧克特》(1640)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181]波利欧克特,罗马百人队长,约在245年至319年间殉教。文中提到的歌剧显然是指多尼采蒂在1838年根据高乃依同名悲剧改编的歌剧《波利欧克特》。1838年在那不勒斯遭到禁演,直到1840年才以《殉教者》的剧名在巴黎首次上演。作者把这个演出期在小说中提前了20年。

[182]中二层,两层楼中间比较低矮的房间。

[183]意大利文,“贞洁的约瑟”。

[184]故事见《圣经·创世记》。约瑟是埃及宦官波提乏买来的仆人。波提乏的妻子屡次勾引他,但是他不从。有一次约瑟被她在房里拉住衣服,便把衣服留在她手中逃走。事后她反而诬赖他,波提乏将他关在狱中。

[185]哥尔多尼(1707—1793),意大利杰出的喜剧作家。重要作品有《女店主》《一仆二主》等。《女店主》中的男主角叫法布利斯。

[186]阿勒甘,还有下面提到的布里盖拉,都是意大利假面喜剧中的定型人物:傻里傻气的仆人和滑头滑脑的仆人。

[187]意大利文,“老妈妈”。以后这个意大利字径译作“老妈妈”。

[188]拉维诺港,意大利马乔列湖东岸的一个重要港口,和贝尔吉拉特隔湖相对。

[189]意大利文,“轻便马车”。

[190]加尔达湖,在意大利北部,科摩湖的东南面。

[191]这行诗引自意大利诗人蒙蒂的《玛斯克罗尼阿纳》。

[192]按照传统说法,乔维塔是在公元121年2月15日在布里西亚斩首,因此他殉教的节日应是2月15日,但本故事发展到这几天时,天气炎热难当,不像是在2月里。看来是作者移到了8月15日,因为本书11章开始提到庆祝拿破仑命名日事,而拿破仑生于1769年8月15日。

[193]腊万纳,意大利东部城市。

[194]窝美洛,意大利那不勒斯城与第勒尼安海之间的一片平原。

[195]累塞贡·迪·累克,位于意大利科摩湖东汊的南端的山峰,俯望着累科城。峰峦起伏,状如锯齿,高约1829米。

[196]梅卡唐塔(1795—1870),意大利作曲家。

[197]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二世的弟弟莱尼埃大公在1815年伦巴第-威尼斯王国成立以后,被任命为总督。

[198]当时米兰的确有一位油画爱好者叫阿拉利伯爵,作者在《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等书中曾经一再提到。不过,他是拿破仑的侍从武官。

[199]巴登,奥地利的一个温泉城市,在维也纳南边不远。

[200]布鲁图(前85—前42),古罗马共和派的首领,曾任山南高卢总督和城市法官。在恺撒有了公开称帝的意图以后,他和卡西阿等共和派元老主谋刺杀恺撒。

[201]嘉莱阿佐,显然是指米兰公爵嘉莱阿佐·斯佛尔查(1447—1476),在历史上以残暴不仁、荒淫无耻而著名。

[202]约翰牛,英国人的绰号。

[203]1815年7月14日,拿破仑曾经写了一封信给英国国王:“国王陛下,作为分裂我国的那些党派的和欧洲列强敌视的目标,我结束了我的政治生涯,我像地米斯托克利那样,来投奔英国人民的家庭……”地米斯托克利(前约528—前约462),古雅典民主派政治家和统帅,公元前493年—前492年任执政官,力主扩建海军和比里尤斯港,以抵御(希波战争中)波斯的侵略。公元前480年,在萨拉米海战中大败波斯军,加强了雅典的海上势力。公元前470年遭贵族党放逐,他在雅典的最凶恶的敌人,波斯国王阿塔薛西斯那里找到了栖身之所。

[204]桑丘·潘沙,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1547—1616)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中的一个人物。是主人公堂吉诃德的仆人。

[205]舒塞元帅(1770—1826),法国元帅,曾经参加西班牙战争。

[206]塔腊果纳,西班牙临地中海的港口,1811年曾受到舒塞元帅率领下的拿破仑军队围攻。

[207]芒托瓦,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城市。

[208]桑规那,意大利的一个村子,属于考罗尔诺地区。18世纪曾出土了许多重要的碑铭。不过司汤达把这个村子移到了通往芒托瓦的公路旁边。

[209]庇护七世(1742—1823),罗马教皇。出生于恰拉蒙蒂伯爵家族。1785年升任红衣主教和意大利北部伊莫拉城主教。1797年在拿破仑和教皇之间订立了托林青诺和约以后,他变成了内阿尔卑斯共和国公民,热烈表示支持自由和平等。1797年圣诞节,他发表了他的许多致教民书中的一封,指出基督教义和民主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是对法国人的捧场,甚至有人说,他正是靠了法国人的力量,1800年3月才能当选为教皇。他那封致教民书肯定对维护法国在意大利北部的统治起了很大的作用。1800年拿破仑征服意大利的大部领土后,立即与罗马教廷谈判。1801年7月15日,宗教条约终于签订。以后,拿破仑不顾庇护七世的抗议,擅自在宗教条约上加了许多“组织条款”,1809年更进一步下令剥夺了教皇的世俗权力,随后,法军进占罗马,试图抵抗的庇护七世被逮捕,押往法国,在那里作为尊贵的俘虏一直住到帝国倾覆(1814)。

[210]本书207页中提到这位代理大主教时,说当上了上尉的是他的侄子,而不是他的弟弟。

[211]考罗尔诺,离帕尔马大约4法里,离卡萨-马乔列2法里。法尔耐斯家族曾经在这里建筑了一座重要的行宫。经过历代的修葺美化,这座广阔的城堡到18世纪初方才最后完成。

[212]卡萨-马乔列,波河左岸的一个村镇,是从帕尔马到芒托瓦的必经之地,河上架有浮桥。

[213]意大利文,“马车夫”。

[214]费腊腊,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大城市。

[215]莫德纳公国,15世纪起意大利西部以莫德纳城为都城的一个小公国,1796年拿破仑侵入意大利,莫德纳共和派起义,建立帕丹共和国,次年帕丹共和国与伦巴第共和国合并为内阿尔卑斯共和国。1805年拿破仑即意大利王位后,莫德纳属于帝国版图。1815年拿破仑百日事变被粉碎后,维也纳会议规定莫德纳公国转为德·埃斯特公爵的世袭领地。

[216]F.D.是法布利斯·台尔·唐戈的姓名的缩写。

[217]花笔签在名字后面,防止伪造,有时还加上一些点子。

[218]巴克斯,古罗马神话中的酒神。

[219]赛丽斯,古罗马神话中的谷类女神。

[220]意大利文,“饭铺”。

[221]白话指的是意大利当时通用的意大利文,而不是已经在口头上死去的拉丁文。

[222]避静,天主教内的一种活动。教徒在一定时期内(三天左右)避开“俗务”,进行宗教静修。

[223]意大利文,“小街”。

[224]意大利文,“猪”。

[225]苏,法国辅币,20苏合1法郎。

[226]都阿斯,法国古长度单位,合1.949米。

[227]朋特·拉戈·奥斯古罗,威尼斯通往费腊腊的大路上的一个地名,在波河河边。

[228]第222页中提到吉莱蒂是39岁,这儿说38岁,显然是作者的一个疏漏。

[229]七首悔罪诗篇,从《圣经诗篇》中选出的七首,天主教徒在祈求天主饶恕自己的罪过时背诵。

[230]《圣经·使徒行传》中提到撒马利亚城有一个行邪术的西门,他看见使徒彼得和约翰把手按在人头上,人就受了圣灵,于是拿钱给使徒,说:“把这权柄也给我,叫我手按着谁,谁就可以受圣灵。”彼得说:“你的银子和你一同灭亡吧,因你想天主的恩赐是可以用钱买的……”“西门罪”就是从此而来,在天主教中指借金钱为手段,取得高级圣职的罪恶。

[231]契马布埃(1240—1312),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画家。

[232]巴约克,意大利辅币,1个里拉的二十分之一,1867年起已经不通用。

[233]西塞罗(前106—前43),古罗马雄辩家、政治家和哲学家。著作广博,文体通俗、流畅,被誉为拉丁语的典范。

[234]布奥拿巴特,拿破仑的姓“波拿巴”的意大利读法。按拿破仑在称帝后,帝号是拿破仑一世,意大利的过激君主党人仍旧直呼其姓,含有污辱之意。

[235]拉丁文,“万福马利亚”。圣母经的首句,晚祷时要念三遍,在此作“晚祷”解。

[236]D.是“公爵夫人”这个法文词的缩写。

[237]累诺瀑布,累诺河在博洛尼亚城西边7公里处流过,形成美丽如画的瀑布,是博洛尼亚的名胜之一。

[238]克莱申蒂尼(1766—1846),意大利歌唱家,在意大利、伦敦和维也纳获得成功后,曾被拿破仑召到宫廷中去。后来以教授唱歌为业。

[239]蒙塔纽拉大街,博洛尼亚当时非常时髦的散步场所,在城北面,高于一望无际的平原30尺。

[240]滑稽歌剧院,旧时对巴黎意大利歌剧院的一个称法。

[241]意大利文,“剧团经理人”。

[242]奥赛罗,莎士比亚的同名悲剧中的主人公。

[243]唐克莱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塔索的史诗《耶路撒冷的得救》中的人物。

[244]法国寓言家拉封丹的寓言诗中,有一首叫《金鸡蛋》,说有一个人有一只母鸡,每天生一个金蛋。他以为鸡身里面藏有财宝,于是把母鸡杀死,结果一无所得。

[245]“蓝血”的意思是:贵族,名门。此处“权势”二字,可能是原书第一次排印时留下的错误,将haute naissance(名门)误排为haute puissance(权势)。

[246]费奈斯特莱尔要塞,意大利皮埃蒙特境内的古代要塞,曾改为监狱。

[247]布拉蒂(1778—1832),意大利用威尼斯方言写作的讽刺诗诗人。

[248]喀尔刻,希腊神话中太阳神的女儿,会巫术,住在地中海小岛上,旅人受她蛊惑,就变成牲畜和猛兽。

[249]尤利西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罗马神话中称为尤利西斯。勇敢机智,在特洛伊战争中献木马计,希腊军因而获胜。回国途中,历经险难。他的孤舟曾到过埃埃厄岛,一些同伴被住在岛上的喀尔刻变成猪,关在猪栏里。后来,他从神使赫尔墨斯手里得到一枝可以制服巫术的魔吕草,降服了喀尔刻,并且使喀尔刻把他的同伴们恢复原形。

[250]意大利文,“蛮横无理”。

[251]前文中提到萨卡时,说公爵夫人的萨卡城堡离波河不远,也就是说应该在帕尔马的北面。此处说到为浮斯塔租的小府邸在城南头,通往萨卡的大路上,显然是作者的一个疏忽。

[252]法尔耐斯家族的第一位君主,彼埃特罗-路易吉,以品德高尚而著名;众所周知,他是教皇保罗三世的私生子。——原注

[253]圣斯特发诺节,12月26日。

[254]意大利文,“好汉”。

[255]指英国旅行家斯塔克夫人1800年的作品《1792—1798年寄自意大利的信》。

[256]意大利文,“侍者”。

[257]这里的引文与正文不符,想系作者的疏忽。

[258]赛干,意大利古代使用的金币。

[259]法布利斯生于1798年,当时公爵夫人15岁,故事叙述到这时候已经是1822年,所以公爵夫人应该是39岁才对。

[260]方济各会,天主教的一个修会,也叫“小兄弟会”,13世纪初意大利人方济各所创。初起时以贫贱为标榜,会士自称“小兄弟”,衣麻跣足,托钵行乞为生。但成立不久,即拥有大量财产。

[261]普利奇涅拉,意大利假面喜剧中的传统人物,狡猾的仆人。

[262]帕尔马乔诺(1504—1540),生于帕尔马的意大利画家玛卓奥利的外号,画过许多祭坛画、神话画和肖像画。

[263]拉丁文,“聪明人一点就醒”。

[264]意大利文,“你们,您”。意大利人习惯用第三人称单数(他,她),而不用第二人称称呼对方,表示客气。

[265]基多(1575—1642),意大利著名画家。他的肖像画很多,以贝特丽采·钦契的画像为最著名。

[266]克莱莉娅和法布利斯第一次相遇是在1815年,到1822年法布利斯关进要塞,中间实际上相隔7年。

[267]主教指环,天主教主教级以上高级教士戴在手上让信徒们亲吻的大金戒指。

[268]日课,天主教教士每日必须念的一本经书,其中包括各种祷告的经文。

[269]犹滴,古代传说中的犹太女英雄,维杜利城受巴比伦军队围攻,情况危急。寡妇犹滴出城来到敌军营地,迷住敌军将领荷罗菲纳,把他的头砍下,连夜逃回城里。第二天巴比伦军队败退撤围。事见《圣经》次经的1卷《犹滴传》。

[270]佩鲁贾,意大利中部城市。

[271]终傅圣事,天主教的圣事,包括临终告解、领圣体等。教徒在病重垂危时,由神父帮助行这些圣事,认为这样一来,一生罪恶可得赦免。

[272]拉佐利(1766—1837),意大利医生和政治家。1795年时住在米兰,支持法国政权,因此在联军胜利后,从1814年12月到1818年3月曾遭到监禁,罪名是阴谋反叛奥地利政府。

[273]塔西佗(约55—约120),古罗马历史学家,其文体独具风格。主要著作有《年代记》等。

[274]阿玛维瓦和费加罗是法国喜剧作家博马舍(1732—1799)的喜剧《费加罗》三部曲中的人物。费加罗是一个狡猾的仆人,阿玛维瓦是个不很聪明的贵族。

[275]阿米达,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塔索的史诗《耶路撒冷的得救》中的女主人公。她以自己的姿色征服了基督教英雄里查多,迫使他离开了十字军。

[276]拉丁文,“诏书”。

[277]扬森教派,17、18世纪欧洲天主教内主张改革的教派,与耶稣会对立。其转意指:高尚道德的维护者,卫道者。

[278]莫斯卡伯爵1815年在米兰出现在读者面前时(见第六章),是一个“整整45岁”的人。如今这些事件发生在1822年,因此伯爵应该是52岁。

[279]意大利文,“水”。指1600年左右制造出来的一种有毒的液体。据说是砒霜的浓缩溶液。

[280]万维台里(1700—1773),意大利著名建筑师。

[281]希波利特,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是雅典国王泰西的儿子,曾经拒绝后母费德尔的爱情。

[282]亚历山大·法尔耐斯(1545—1592),帕尔马-皮亚琴察公国君主。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将军。法国“胡格诺战争”期间,腓力二世曾经在1590年派他进入法国,帮助法国天主教派,迫使胡格诺派的亨利四世(1553—1610,法国国王)撤除对巴黎的围攻。

[283]特雷维佐,在意大利东北部,威尼斯附近的一个城市。

[284]维佐山,在意大利西北部,阿尔卑斯山脉在皮埃蒙特和法国之间的一座山峰。

[285]尼斯,法国南部的一个城市。

[286]瑟尼山,阿尔卑斯山脉的一座山峰,在法国境内靠近意大利的边境上。

[287]阿斯提是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特境内的一个城市,意大利诗人阿尔菲爱里的故乡。当地产的葡萄酒,特别是附近奈比奥罗产的葡萄酒极为出名。奈比欧是奈比奥罗的土音读法。

[288]夏洛特·考尔戴(1768—1793),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期间的一个年轻姑娘,与吉伦特党反革命分子有密切联系,于1793年7月13日刺杀了杰出的法国革命家马拉,后被判处死刑。

[289]天主教的教士在担任圣职时,需要发不结婚等等终身愿心。

[290]达尔马提亚,欧洲克罗地亚境内沿亚得里亚海的一个地区。

[291]宣叙调,声乐的一种形式,在音调和节奏上模拟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或朗诵的语调。

[292]1个赛干折合12法郎左右,作者以每赛干折合10法郎计算,所以下面提到这笔钱时,说是600赛干。显然这是第十七章中莫斯卡伯爵托拉西转交法布利斯的那笔钱。

[293]萨罗诺,意大利北部,米兰和科摩之间的一个城市。

[294]意大利文,“修道院式的”。

[295]古代有一种用皮革或绳索做成的武器,可投掷石块,叫做投石器。善于使用这种武器的人叫投石手。

[296]拉丁文,“必需条件”。

[297]意大利文,原意是“月亮”。古代人认为人的心情受着月亮变化的影响,说一个人有了luna,就是指一个人忽发奇想。

[298]巴拉齐(1775—1860),意大利博洛尼亚的著名画家,也是雕塑家。

[299]圣约翰,《圣经》中的人物,通称为“施洗的约翰”。他在犹太的旷野传道,身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耶路撒冷等地的人都到他那里去,在约旦河受洗。后来耶稣也由他施洗礼。

[300]保民官,一译“平民保民官”,古罗马维护平民利益的特殊官职,从平民中选出。后来转义为“民众的保护人”“人民的代言人”。

[301]意大利文,“在心里”。

[302]西吉斯蒙皇帝(1368—1437),德国皇帝。如果说他攻打过帕尔马,那也应该是在15世纪以后,因为他在1410年当选为德国皇帝,1414年加冕。不过在1248年,帕尔马曾经遭到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围攻,而没有被攻破。在本书第22章内再次谈到这座蓄水池时,又说它是“13世纪的建筑工程”。

[303]拉丁文,“万福马利亚”。圣母经的首句,晚祷时要念三遍,在此做“晚祷”解。

[304]餐具室,指和饭厅相连、放餐具的房间,往往也是仆人们吃饭的地方。

[305]代祷,天主教认为圣母接受信徒的请求,代信徒向天主祷告。

[306]拉丁文,天主教举行感恩仪式唱的圣歌的头两个字,意思是:“你,主啊”,加上下面一个字laudamus,意思则为:“我颂扬你,主啊”。此处作“感恩仪式”解。

[307]帕维亚,意大利北部城市。

[308]雷纳(1770—1826),意大利米兰的学者,藏书极多。

[309]圣哲罗姆(约331—420),古代基督教《圣经》学家、拉丁教父。写有《圣经》注疏和神学著作多种。

[310]彼特拉克(1304—137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擅长十四行体的抒情诗。

[311]浮凯贝尔格(1786—1854),瑞典雕塑家,几乎终身住在罗马。

[312]泰纳拉尼(1789—1869),意大利雕塑家,卡洛瓦的学生。

[313]海耶茨(1791—1882),意大利画家,从1822年起住在罗马。

[314]豪华者洛伦佐(1448—1492),意大利佛罗伦萨公爵,诗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一位活动家。

[315]罗伯特王(1275—1343),意大利那不勒斯国王,曾抵抗德国皇帝亨利七世的侵略。

[316]考拉·迪·黎安济(1313—1353),14世纪罗马人民起义的领袖,获得保民官的称号。

[317]这里提到的这些政治家,在当时都被认为是为意大利的自由和独立而斗争的人物。

[318]奥尔塔山谷,在贝尔吉拉特西面15公里处,有一个和马乔列湖平行的小湖叫奥尔塔湖,这个湖被圈在山谷中,山谷就叫奥尔塔山谷。

[319]“F……”是“法布利斯”的法文写法的缩写。

[320]意大利文:“小府邸”。

[321]德·贡迪亚克神父(1715—1802),法国哲学家。帕尔马公爵费迪南(1751—1802)曾经受他教育。

[322]德·费利诺侯爵(1711—1774),帕尔马公国的法国籍大臣。

[323]路易十六(1754—1793),法国国王。

[324]特里克特拉克,一种用骰子进行的游戏,玩时常说“让咱们走吧”一语。

[325]字谜游戏,由数人演哑剧或者喜剧来表示一个字的各个部分或整个字的意思,让观众猜这个字是什么字。

[326]即兴喜剧,或译为“幕表剧”,产生于16世纪的意大利,意大利文是Commedia dell’arte,直译应为“行业喜剧”,表明它是由职业演员表演的,需要演员有高度技巧,剧本只有提纲,称之为“幕表”。

[327]慕尼黑,德国南部城市。

[328]这次谈话是在1823年到1824年的冬季,而桑塞维利纳公爵夫人生于1783年,因此她实际上有40岁了。

[329]勒利奥,意大利喜剧中的定型人物。年轻、俊美,为女主角所爱的情人。

[330]昂提布,法国南部濒地中海的城市,靠近意大利。

[331]拉封丹于1668年到1694年陆续出版《寓言诗》12卷。下面引用的《园丁和他的领主》这一首诗与原著略有出入。

[332]米罗,狗名。

[333]路易十三(1601—1643),法国国王。

[334]玛丽·德·美第奇(1573—1642),路易十三的母亲。路易十三即位时因年幼由其摄政。后来在路易十三统治期间,在宰相黎塞留的坚决要求下,被逐出宫廷。

[335]巴赞(1793—1850),原名亚纳依·德·罗古,1814年任法国国王路易十八的近卫兵,后来从事研究历史,他的主要作品《路易十三朝代的法国历史》四卷,是1837年起在巴黎出版的,因此司汤达在叙述1820年发生的故事中提到这部著作,是一个疏忽。

[336]黎塞留(1585—1642),红衣主教,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宰相。法国专制制度典型代表。执政年间(1624—1642),奖励工商业,压制贵族反抗,加强了中央集权。

[337]1572年时,法国胡格诺战争已进行10年,天主教派和胡格诺派试图和解。但在8月24日(圣巴托罗缪节)的前一夜,天主教派突然在巴黎及其他城市对胡格诺派大肆屠杀,死者仅巴黎一地即有3000人。内战因而更趋剧烈。

[338]古时欧洲君王起床时接受觐见的礼节,参加者须有进入国王卧室的特权。

[339]此处称呼对方不用第二人称复数(在本书中译为“您”),而用第二人称单数(在本书中译为“你”),表示与对方关系亲密。

[340]莫斯卡伯爵1815年在米兰认识公爵夫人的时候,他是45岁,故事发展到这里是1824年,所以莫斯卡伯爵应该是54岁。

[341]英文,“绅士”。

[342]小兄弟会,天主教修会方济各会的另一个名称。

[343]封塔纳(1750—1822),意大利神父,红衣主教,学识渊博。

[344]杜瓦善(1744—1813),法国神父,南特主教,拿破仑的宗教顾问之一。

[345]契玛罗萨(1749—1801),意大利作曲家。

[346]意大利文,“那温柔的眼波!”这是契玛罗萨的三幕歌剧《荷拉斯三兄弟和古利阿斯三兄弟》中的一首歌曲。

[347]佩尔果莱斯(1710—1736),意大利作曲家。

[348]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

[349]指那不勒斯国王费迪南四世(1751—1825),也就是1816年以后的西西里王国国王费迪南一世,他在1814年,妻子去世后的次一年,和德·帕尔塔纳公爵夫人秘密结婚。

[350]乔治·当丹是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的同名喜剧的主人公。他是个有钱的乡下人,醉心于贵族生活,娶破产贵族家庭的安什利格小姐为妻。他捉奸不成,反而中了妻子的圈套,后悔莫及。“这是您心甘情愿的,乔治·当丹!”是剧中乔治·当丹对自己说的一句话。

[351]阿布鲁齐,一称阿布鲁佐,意大利中部地区,濒亚得里亚海,大部分为山地和丘陵。

[352]意大利文,“因极力搜索而蹙紧眉头的”。

[353]意大利文,“克里申齐府”。

[354]圣母往见会,1610年成立的天主教的女修道会。

[355]意大利文,“台尔·唐戈万岁!”

[356]萨克森,德国境内的一个古地区名。

[357]“贡佐”这个名字在意大利文原意是“傻瓜”。

[358]大约在1806年,米兰的意大利王国的立法团曾否决王国政府提交的法案,因而遭拿破仑解散。

[359]意大利文,“友谊”。意大利人惯用此词代替“爱情”。

[360]爱丁堡,英国城市。

[361]托斯坎尼,意大利西北部地区,古代曾经是一个公国,自18世纪起先后由意大利美弟奇家族和奥地利的皇族统治。1861年并入意大利王国。

[362]英文,“献给少数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