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钵记 后记

经过四年多的努力,这套“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终于付梓,与读者朋友们见面了。借此后记,一是想感谢读者朋友的厚爱,二是希望读者朋友了解和理解译事的艰辛。

二〇一五年初,我向九久读书人交付拙译《美妙的新世界》稿件后,跟著名翻译家、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吴建国先生和九久读书人副总编邱小群女士喝下午茶时,邱女士说九久读书人有意组织翻译亨利·詹姆斯的作品,问我有没有兴趣和勇气做这件事。说心里话,我当时眼睛一亮,一方面是因为长期以来她给予我的信任着实让我感动,另一方面是为自己能得到一次攀译事高峰的机会感到高兴,但同时,我心里也有些忐忑。众所周知,詹姆斯的作品难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如此重任?我虽然此前曾囫囵吞枣地看过詹姆斯的《一位女士的画像》和《黛西·米勒》,但对他和他的作品一直缺少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回家后,我便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拼命补课,结果发现,国内乃至整个华人世界对亨利·詹姆斯作品的译介让人大失所望,中文读者几乎没有机会去全面领略詹姆斯在小说创作领域的艺术成就。三个月后,在吴教授和邱女士的“怂恿”下,我横下心来决定要去啃一啃外国文学界和翻译界公认的“硬骨头”。

无可否认,亨利·詹姆斯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美国继霍桑、梅尔维尔之后最伟大的小说家,也是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艺术大师,被誉为西方心理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在小说史上的地位,便如同莎士比亚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一般独一无二”(格雷厄姆·格林语)。詹姆斯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共创作长篇小说二十二部、中短篇小说一百一十二篇、剧本十二部。此外,他还写了近十部游记、文学评论和传记等非文学创作类作品。面对这样一位艺术成就如此之高、作品如此庞杂而又内涵丰富的作家,要想完整呈现他的艺术成就,无疑是一项浩大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将这样一位作家呈献给中文读者,选题便成了相当棘手的问题。此后近一年的时间里,经过与吴教授和邱女士反复讨论,后经九久读书人和人民文学出版社领导审批立项,选题最终由我们最初准备推出的亨利·詹姆斯小说作品全集,逐渐浓缩为亨利·詹姆斯小说作品精选集。

说到确定选题的艰难历程,有必要先梳理一下詹姆斯小说作品在我国的译介情况。国内(包括港台地区)对詹姆斯的译介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现今我们看到的詹姆斯作品的译本以中篇小说居多,其中包括《黛西·米勒》(赵萝蕤,1981;聂振雄,1983;张霞,1998;高兴、邹海仑,1999;张启渊,2000;贺爱军、杜明业,2010)、《螺丝在拧紧》(袁德成,2001;高兴、邹海仑,2004;刘勃、彭萍,2004;黄昱宁,2014;戴光年,2014)、《阿斯彭文稿》(主万,1983)、《德莫福夫人》(聂华苓,1980)、《地毯上的图案》(巫宁坤,1985)和《丛林猛兽》(赵萝蕤,1981);长篇小说有《华盛顿广场》(侯维瑞,1982)、《一位女士的画像》(项星耀,1984;唐楷,1991;洪增流、尚晓进,1996;吴可,2001)、《使节》(袁德成、敖凡、曾令富,1998)、《金钵记》(姚小虹,2014)、《波士顿人》(代显梅,2016)和《鸽翼》(萧绪津,2018)。此外,新华出版社于一九八三年出版过一部《亨利·詹姆斯小说选》(陈健译),其中包括《国际风波》《黛西·米勒》和《阿斯帕恩的信》[179]三个中篇小说;湖南文艺出版社于一九九八年出版过一部《詹姆斯短篇小说选》(戴茵、杨红波译),其中包括《四次会面》《黛西·米拉》[180]《学生》《格瑞维尔·芬》《真品》《螺丝一拧》[181]和《丛林怪兽》七个中短篇小说[182]。纵观上述译本,我们发现,国内翻译界对詹姆斯中长篇小说的译介基本是零散的,缺少系统性,短篇作品则大多无人问津。

鉴于此,选题组在反复研究詹姆斯国内译介作品的基础上,决定首先精选詹姆斯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最终确定了首批詹姆斯译介的精选书目,共涵盖了六部长篇小说:《美国人》(1877)、《华盛顿广场》(1880)、《一位女士的画像》(1881)、《鸽翼》(1902)、《专使》(1903)和《金钵记》(1904),四部中篇小说:《黛西·米勒》(1878)、《伦敦围城》(1883)、《螺丝在拧紧》(1898)和《在笼中》(1898),以及各个时期的短篇小说十八篇。读者朋友从选题书目上可以看出,此次选题虽然覆盖了詹姆斯各个时期的作品,但主要还是将目光放在了詹姆斯创作前期和后期的作品上,尤其是他赖以入选一九九八年美国“现代文库”“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榜单、代表其最高艺术成就的三部长篇小说《鸽翼》《专使》和《金钵记》。詹姆斯的其他重要作品此次虽然没有收入,但我们相信,这套选集应该足以展示詹姆斯各创作时期的写作风格。此外,这套选集中的长篇小说《美国人》、中篇小说《在笼中》《伦敦围城》以及绝大多数短篇小说均属国内首译,以期弥补此前国内詹姆斯作品译介的空白,让中文读者能更好地认识这位与莎士比亚比肩的文学大师。

选题确定后,接下来的任务便是组建译者队伍。我们首先确定了组建译者队伍的基本原则:译者必须是语言功力深厚、贯通中西文化、治学严谨、勇于挑战的“攻坚派”。本着这样的原则,我们诚邀海峡两岸颇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最后组建了现在的译者队伍,其中既有大名鼎鼎的职业翻译家,也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等国内高校的专家、教授。他们不仅在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治学严谨、成绩斐然,而且在翻译实践领域也是秉节持重、著作颇丰,在广大读者中都有自己忠实的拥趸。

说起亨利·詹姆斯,外国文学界和翻译界有一种不言自明的共识,那就是:詹姆斯的作品“难译”。究其原因,詹姆斯作品的艺术风格与酷爱乡土口语的马克·吐温截然不同。詹姆斯开创了心理分析小说的先河,是二十世纪小说意识流写作技巧的先驱。他的小说大多以普通人迷宫般的心理活动为主,语句冗长晦涩,用词歧义频生,比喻俯拾皆是,人物对话过分精雕,意思往往含混不清。正因如此,他在世时钟情于他的美国读者为数不多,他的作品一度饱受争议,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出现“第二次文艺复兴”时,作为小说家和批评家的詹姆斯才受到充分的重视。

面对这样一位作家和他业已历经百年的作品,译者该如何向生活在一个世纪之后的现代读者再现詹姆斯的艺术成就,便成了译者队伍共同面对的问题。翻译任务派发后,各位译者先是阅读和研究原著,之后又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多次探讨译著该如何再现原著风格的问题。虽然译者队伍年龄不同、阅历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学术造诣不同,对原著文本的把握也有差异,但大家最后取得的共识是:恪守原著风格的原则不能变。我曾在一次读者见面会上见到出版界的老前辈章祖德先生,就翻译詹姆斯作品的种种困难以及如何克服等问题虔心向章老请教。章老表示,虽然詹姆斯的作品晦涩难懂、歧义频现,现代读者可能很难静下心来去阅读,但翻译的任务就是要再现原作的风采,不然,詹姆斯就成了通俗小说家欧文·华莱士和丹·布朗了。在翻译詹姆斯作品的过程中,对章老的教诲,我时刻铭记在心,丝毫不敢苟且。

说起做翻译,胡适先生曾说过:“译书第一要对原作者负责,求不失原意;第二要对读者负责,求他们能懂;第三要对自己负责,求不致自欺欺人。”胡适先生的观点,也是此次参与詹姆斯小说作品译介项目的译者们的共识。

翻译詹姆斯的作品,能做到胡适先生提出的前两重责任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了。胡适先生提出的“求不失原意”,其实就是严复的“信”和鲁迅先生的“忠实”。对译者来说,恪守这一点是译者理应秉持的态度,但问题是译者应该如何克服与作者间存在的巨大时空差距,做到“对原作者负责”。詹姆斯的作品大都语句烦琐冗长,用词模棱两可,语义晦暗不明,译者要想厘清“原意”,需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在很多时候,为了准确理解一句话,译者需要前后反复映衬,甚至通篇关照。为了“不失原意”,译者必须走进作品,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既做“导演”又做“演员”,根据作品的文本语境和时空语境,去深入体味作品中每个人物角色的心理活动,根据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身份、地位和受教育水平,去梳理作家通过这些角色意欲向读者传达的意图和意义。

胡适先生提出的“对读者负责”,其实就是严复的“达”和鲁迅先生的“通顺”的要求,用当代学术语言说,就是译文的接受性问题。詹姆斯的作品创作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其小说当然是以那个时代欧美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为背景的,小说的语言风格也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文风。一百多年过去了,在物质生活已经极其丰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质变、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均已大异其趣的今天去翻译他的作品,该如何吸引生活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读者去读詹姆斯的作品,而且让读者“能懂”作者的意图,是译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对此,译者们的态度是,在“不失原意”、恪守原作风格的前提下,在文本处理上,适当关照当代读者的阅读感受。比如,詹姆斯的作品中往往大量使用人称代词和替代,在很多情况下,为了厘清原著中的指代关系,读者往往需要返回上文,但更多的则是要到下文中很远的地方去寻找,这种“上蹿下跳”式的阅读方式无疑会严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为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根据上下文所指,采取明晰化补充的处理方式,目的就是照顾中文读者的阅读感受,省却“上蹿下跳”的阅读努力。本质上说,这种处理方式也是恪守译文必须“达”和“通顺”的要求,而“达即所以为信”。

就翻译而言,译者如能恪守前两重责任,似乎已经足够了,可胡适先生为什么还要提出第三重责任呢?这一点胡适先生没有详述,但对一个久事翻译的人来说,无论是从事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都必须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译事必须“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地怀有敬畏之心。换句话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自始至终都要用心、动情,不可苟且。只有“用心”,译者拿出来的译文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用心”是译者“对原作者负责”和“对读者负责”的前提,也是当下物欲蔽心、人事浮躁的大环境下,对一个优秀译者的基本要求,也是最根本的要求。

培根说过,“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詹姆斯的作品概属“须咀嚼”方能“消化”的,对译者而言如此,对读者朋友来说何尝不是这样呢?培根还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王佐良译)。“怡情”也好,“博彩”、“长才”也罢,相信读者朋友读詹姆斯的作品自会各有心得。

在结束这篇后记之前,我要借此机会感谢以各种方式为这套选集翻译出版做出重大贡献的同志们。首先,感谢九久读书人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领导,是他们慧眼识金,使得这套选集能呈现在读者朋友面前。其次,感谢吴建国教授和邱小群副总编,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使得这套译著有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选”。再次,感谢这套译著的所有编辑和译审,对他们一丝不苟、“吹毛求疵”的敬业精神和“为人作嫁衣”的无私奉献,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此外,还要感谢所有译者几年来夜以继日、不避艰难的笔耕,以及他们的家人所给予的莫大支持。最后,要衷心感谢作为读者的您,如蒙不辞辛劳、不避讳言地批评指正,译者会备感荣幸。

2020年6月于滴水湖畔

[1]斯威登堡学说(Swedenborgianism),瑞典科学家和神学家伊曼纽尔·斯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1688—1772)所倡导的新的宗教思潮,认为每一个人都必须在不断悔过自新的过程中积极地彼此相互合作,从而获得个人生活和精神的升华。

[2]这部小说主要描写达拉斯贡人被取消宗教团体所激怒,决定到澳大利亚建立一个以达拉斯贡命名的移民区,却遇到了一连串的困难和阻挠。小说中所塑造的主人公达达兰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爱好吹牛的庸人,是对无能而又好大喜功的法国社会风气的辛辣讽刺。

[3] 如今,这座别墅已归英国国家信托基金会管辖,成为英国“作家博物馆”。

[4]这部未完成自传与亨利·詹姆斯发表于1893年的短篇小说《中年岁月》同名,在他去世一年后出版。

[5]小仲马剧作《外乡人》(L’étrangère,1876)中所展现的美国人大多为缺少教养、粗野无礼、声名狼藉的莽汉。

[6]董衡巽:《美国文学简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41页。

[7]刘海平、王守仁:《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二卷),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4页。

[8]《圣经·旧约全书·传道书》第12章第6—8节。

[9]Van Wyck Brooks:The Pilgrimage of Henry James, New York:E.P.Dutton&Company,1925,p.vii.

[10]Paul Lauter:A Companion to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MA:Wiley-Blackwell,2010,p.364.

[11]Frank Raymond Leavis:The Great Tradition, 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69,p.155.

[12]E.M.Forster:Aspects of the Novel, London:Penguin Books,1980,pp.153—163.

[13]Edith Wharton:The Writing of Fiction, New York:Scribner’s,1998,pp.90—91.

[14]Lewis Dabney, ed.The Portable Edmund Wilson, London:Penguin Books,1983,pp.128—129.

[15]《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第二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第1241页。

[16]Geoffrey N.Leech and Michael H.Short:《小说文体论:英语小说的语言学入门》(Style in Fiction: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第97—111页。

[17]本文是亨利·詹姆斯为1909年“纽约版”《金钵记》撰写的作者序言。

[18]《阿斯彭手稿》于1888年出版,故事的男主人公自始至终未见其名。

[19]《波英顿的珍藏品》于1897年出版。

[20]原文为法语:gageure。

[21]阿尔文·兰登·科伯恩(1882—1966)是美国极负盛名的摄影师,24卷本“纽约版”亨利·詹姆斯小说作品集首次出版时,每卷均配有一幅他拍摄的照片作为卷首插图。

[22]原文为法语:louche。

[23]原文为拉丁文:viva-voce,指活生生的语言,引申为从嘴巴说出来的话。

[24]台伯河(Tiber)是意大利第三大河,发源自亚平宁山脉(Apennine Mountains),罗马城建立于该河东岸。

[25]泰晤士河(Thames)是英格兰南方的主要河流,流经伦敦市的中心。

[26]原文“Imperium”在古罗马时代可以指个人的权力,例如有投票权或被投票权;另外也可以指领土,因此也有帝国(empire)的意思。

[27]伦敦桥(London Bridge)横亘于泰晤士河之上。

[28]海德公园角(Hyde Park Corner)位于伦敦海德公园(Hyde Park)的东南角,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路口;公园道(Park Lane)、骑士桥(Knightsbridge)、皮卡迪利大街(Piccadilly)、格罗夫纳街(Grosvenor Place)及宪法丘(Constitution Hill)五条街道在此交会。

[29]邦德街(Bond Street)是位于伦敦的一条购物街道。

[30]原文为意大利语:galantuomo。

[31]原文为法语:crême de volaille。

[32]原文为法语:bassecour。

[33]原文为法语:bêtises。

[34]原文中“occupation”可以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指她与王子结婚后会获得的王妃身份;另外也可以说,她的工作就是了解王子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35]美国市(American City)为虚构的都市名。

[36]原文为法语:morceau de musée。

[37]原文为意大利语:cinquecento。

[38]查林十字(Charing Cross)位于伦敦中心区西敏市(Westminster)。

[39]原文为法语:disponible。

[40]波特兰道(Portland Place)是位于伦敦中区的宽阔大道。

[41]大流士一世(Darius the Great,前550—前486)在位期间是波斯王朝全盛时期。

[42]卡多根街(Cadogan Place)是街名,位于伦敦西边。

[43]爱·伦坡(Edgar Allen Poe,1809—1849)是美国浪漫时期的短篇故事作家与诗人,其作品常充满神秘或恐怖的气氛。

[44]原文为法语:de part et d’autre。

[45]原文为意大利语:sposi。

[46]鲍勃是罗伯特的昵称。

[47]黄金群岛(Golden Isles)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大西洋海岸线。

[48]原文为意大利语:Ecco。

[49]原文为意大利语:quattrocento。

[50]马基雅维利(Niccolò di Bernardo dei Machiavelli,1469—1527)是意大利哲学家与作家,他在1513年所著《君王论》(The Prince)中提出当政者所需的权谋诡诈手段。

[51]原文为法语:rococo。

[52]原文为法语:tableau-vivant。

[53]克里奥尔人(Creole)指在西印度群岛、毛里求斯岛、中南美洲诸国等地出生的白种人,尤指西班牙后裔。

[54]示巴女王(The Queen of Sheba)是所罗门王时期一位富有的美丽女王。

[55]原文为法语:revendeuse。

[56]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指的是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一条水路航道。

[57]波卡洪塔斯(Pocahontas,1595—1617)在传奇故事中是一位印第安公主,她拯救并爱上了前来美洲探险的一个英国人。

[58]原文为法语:doyenne。

[59]南安普敦(Southampton)是位于英格兰南方的港都。

[60]原文为法语:Est-elle toujours aussi belle?

[61]意大利中部城市,托斯卡纳区首府。

[62]指美国。

[63]原文为意大利语:balia, podere, contadini。

[64]基督受难日是复活节的前一个星期五,所以被当作不吉祥的日子。

[65]阿提拉(Attila the Hun,406—453)是个骁勇善战的匈奴国王,自公元434年即位至他死亡为止,一直是东西罗马帝国最可怕的敌人之一。

[66]亚平宁山脉(The Apennines)是阿尔卑斯山脉主干南伸部分,纵向延伸整个意大利半岛。

[67]鲍格才别墅(Villa Borghese)十七世纪初期建于罗马城边缘,原本作为私人艺术品收藏处所,有精致的花园设计。

[68]由下文可知,源头是指阿梅里戈·韦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1454—1512)。他是一位意大利籍探险家,美洲就是由他的拉丁文名字所产生。

[69]小说原文是“By that sign,”“he’ll conquer.”这两个短词是由“In hoc signo vinces”(In this sign you will conquer.)而来。传闻君士坦丁一世于公元312年出兵前,在空中见到燃烧的十字,上面有这一句话,意思是“凭此标记,我将得胜”。

[70]指海德公园。

[71]斯隆街(Sloane Street)是一条位于伦敦的南北向的街道,从骑士桥到斯隆广场(Sloane Square)止。骑士桥是伦敦的一条路名,也是伦敦市中区一处有精品名店的地段的名称。

[72]公园道(Park Lane)为伦敦路名,是海德公园的东界。

[73]大理石拱门(Marble Arch)位于海德公园,连接着公园道、牛津街(Oxford Street)和埃奇威尔路(Edgware Road)。

[74]原文为意大利语:antiquarii。

[75]贝克街(Baker Street)位于伦敦西敏市区。

[76]布卢姆斯伯里街(Bloomsbury Street)位于伦敦,在大英博物馆旁。

[77]原文为意大利语:ricordo。

[78]二人此时在用意大利话交谈。

[79]原文为意大利语:cara mia。

[80]原文为意大利语:per Bacco。

[81]原文为意大利语:mio caro。

[82]原文为意大利语:disgraziatamente。

[83]原文为意大利语:signora principessa。

[84]原文为意大利语:Che。

[85]原文为意大利语:Cos’é。

[86]原文为意大利语:signori miei。

[87]原文为意大利语:per Dio。语气有点儿不耐与粗鲁。

[88]新泽西(New Jersey)、罗得岛(Rhode Island)和特拉华(Delaware)皆位于美国东部。

[89]得克萨斯州(Texas)、内布拉斯加州(Nebraska)和亚利桑那州(Arizona)分别位于美国南方、中西部和西南方。

[90]肯特郡(Kent)位于英格兰东南方。

[91]原文是用“divorce”,但依文意,两者并未离婚,所以译成“分离”。

[92]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1821)为英国浪漫时期著名诗人。此处所指的十四行诗为《初读贾浦曼译荷马有感》(On First Looking into Chapman’s Homer),诗中主角科尔特斯是西班牙探险家,济慈误认为他是第一个见到太平洋的欧洲人。

[93]达利安高峰在上述诗作的最后一行,指科尔特斯往下眺望着太平洋的时刻。1513年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Vasco Núez de Balboa)率领一支探险队穿越巴拿马地峡(the Isthmus of Panama,古称达利安地峡),成为第一个见到太平洋的欧洲人。

[94]此街道目前仍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购物街之一,尤以珠宝店闻名。

[95]原文为意大利语:Principino。

[96]原文为法语:pate tendre。

[97]位于意大利南方的城市。

[98]赫曼·格林(Hermann Grimm,1828—1901)是德国作家,于1866年写了《米开朗琪罗的生活》(The Life of Michael Angelo)一书。

[99]尤利乌斯二世(Julius II,1443—1513)与利奥十世(Leo X,1475—1521)是前后任教皇,对于文学艺术及建筑都有资助,但是对米开朗琪罗这位艺术家并不厚道,尤其是尤利乌斯二世,一再拖延付款,他的陵墓是米开朗琪罗设计的。

[100]原文为法语:chinoiseries,即“中国风”。

[101]位于意大利中部。

[102]意大利西南部的火山,在公元79年大爆发,将包括庞贝在内的数座城镇掩埋。

[103]相较于燕尾服背后突出的下摆,圆下摆的外套,从衣服的正面到后面的下摆,采用圆弧形剪裁。

[104]布列塔尼(Brittany)位于法国西北方。

[105]梵蒂冈是位于罗马的天主教中心。卡皮托利诺是罗马七座山丘之一,有朱庇特神殿。

[106]“宁静”时期(Halcyon days)是冬至前后约两周的时间,海面无风无浪,一片平静,引申为太平的日子。“Halcyon”出自古希腊神话中的阿尔库俄涅(Alcyone),她因思念溺毙的亡夫而纵身投海;诸神怜悯,将这对夫妻变身为翠鸟。每年此时是它们的筑巢之日。

[107]博尔吉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望族。他们以砒霜毒害敌人、毒害彼此而闻名。

[108]原文为法语:par exemple。

[109]伯纳迪诺·卢伊尼(Bernardino Luini,1480?—1532)为意大利画家,与达·芬奇同期,也和他一起工作过。

[110]位于英格兰,一个在英国南方的沿海城市。

[111]原文为法语:petites entrées,意指非正式的拜访。

[112]詹姆斯将这几个头衔都以大写呈现,隐含其名称背后抽象的权利或运作手法。例如,原文“Author”除了有“作者”的意思之外,也有“教唆者”之意,可与故事发展做呼应。

[113]原文“acting”也有“行动中”的意思,此处有双关语之意。

[114]原文为法语:meuble。

[115]原文为法语:Cette fois-ci pour madame!

[116]原文为法语:Dejeunons,指第一人称复数(we)用餐,早、午餐皆适用。所以,虽然按照之前的时间所指是午间时光,但魏维尔先生所说的,应该是他们当天的第一餐。

[117]原文为法语:cabotinage。

[118]一种浓缩的、有果汁口味的非酒精性饮品,在英国很普遍。饮用前需稀释,也可加酒精性饮料调和,做成相当于现代的鸡尾酒。

[119]原文为法语:en très-haut lieu。

[120]原文为法语:retentissement。

[121]原文为法语:ignis fatuus。

[122]伊顿广场(Eaton Square)原是位于伦敦的住宅区。

[123]原文中的“forfeits”是指常于圣诞节玩的室内活动,包括唱歌、跳舞、猜谜、游戏等等。但“forfeit”也有因为遭到没收而丧失的物品之意。

[124]原文为法语:point de repère。

[125]原文为法语:à la guerre comme à la guerre,意指在战争时期有什么就凑合着用,或者指处于战争非常时期,可使某件事情合法化、合理化。

[126]霍尔本(Holborn)是位于伦敦中区的一个区域,也是该地的一条街道。

[127]原文为意大利语:da nonno。

[128]原文为法语:matresse de maison。

[129]原文为法语:bousculade。

[130]科涅莉亚·秦纳(Cornelia Cinna minor,前94—前69)是恺撒大帝的第一任妻子。

[131]原文为法语:il n’y avait pas à dire。

[132]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是德国作曲家与钢琴家。

[133]原文为意大利语:bottigliera。

[134]赫拉克勒斯(Hercules)为神话中的大力士,也是古希腊最伟大的英雄,从小即显现其不凡之处。据传其父为天神宙斯(Zeus),嫉妒的天后希拉(Hera)派两条大蛇,欲置仍是小婴儿的赫拉克勒斯于死地,未料摇篮中的襁褓幼儿徒手捏死入侵者。

[135]原文为法语:bons amis。

[136]原文为意大利语:Cosa volete。

[137]原文为意大利语:Speriamo。

[138]位于伦敦中城区。

[139]原文为法语:engrenage,原意为齿轮机组。

[140]原文为法语:les situations nettes,指扣完负债后所余的资本。

[141]原文为意大利语:Vengo, vengo!

[142]葛洛赛司特(Glocester)位于英格兰西南区。原文中的角色将该词说成“Glo’ster”,反映出前面所说的易于发音以及激动的情绪。

[143]小说原文的句子是“rifts within the lute”。鲁特琴(lute)是一种弦乐器。该句是出自19世纪英国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1859年的作品《国王叙事诗》(Idylls of the King),原文为:“It is the little rift within the lute,/That by and by will make the music mute,/And ever widening slowly silence all.”(琴中的小裂痕渐渐扩大,终使乐音及一切寂灭),此引文的意象与主题都与故事相呼应,为小说未来的情节埋下伏笔。

[144]原文为意大利语:forestieri。

[145]位于伦敦中区,是西敏市(the City of Westminster)的一区。

[146]乔治·布雷德肖(George Bradshaw,1801—1853)是英国出版商,出版一系列的火车时刻表。

[147]原文为法语:Si bien。

[148]原文为法语:tout bêtement。

[149]原文为法语:portée。

[150]原文为法语:par exemple,最常见的用法是字面上的意义,指“例如”或“举例来说”,相当于英文的“for example”;但是此处是比喻式的用法,常见于表达吃惊或不以为然,如“我的天哪!”“开什么玩笑啊!”等语助词。

[151]原文为意大利语:salottino。

[152]复活节后的第七周,尤指该周头三天。

[153]该句是引自《圣经·旧约·传道书》里的一句话:“Cast your bread upon the waters, for after many days you will find it again.”字面意思是说,往水里丢块面包,许多天后会再见到它;引申为先施予,最终会有收获,好心有好报。

[154]此公园位于中伦敦区的北方。

[155]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882)是美国诗人。原句是“Let us, then, be up and doing”,出自朗费罗的诗篇《人生礼赞》(A Psalm of Life)。原诗主旨在于把握今生,努力不懈。

[156]原文为意大利语:Santissima Vergine。

[157]原文为法语:louche。

[158]原文为法语:Cela s’est vu。

[159]原文为法语:blasés。

[160]原文为法语:Voilà。

[161]原文为意大利语:io。

[162]原文“pax Britannica”为“the British Peace”的拉丁文,指1815—1914年间大英帝国国力最盛时期,是较为和平的一段时间,但作者也暗讽,此太平盛世乃是以武力维持的表象。

[163]原文为法语:revanche。

[164]原文为法语:les grands seigneurs。

[165]普罗维登司(Providence)是罗得岛的首府,也是美国历史上最早建立的城市之一。

[166]原文是“nippers”,一种古式的眼镜,没有两边的耳朵支架,而是用夹子固定在鼻梁上。

[167]这里是指德国作曲家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1883),以歌剧著称。

[168]原文为意大利语:sotto voce。

[169]原文为意大利语:cicerone。

[170]原文为法语:vieux Saxe。

[171]爱莪(Io)和阿里阿德涅(Ariadne)是古希腊神话里的人物。爱莪因与天神宙斯谈恋爱遭到嫉妒的天后赫拉(Hera)惩罚;阿里阿德涅则是帮助爱人忒修斯(Theseus)除掉人面牛身的怪兽弥诺陶洛斯(Minotaur)后,被抛弃在孤岛上。两者在此皆是孤独无助而又绝望的象征。

[172]蒂罗尔是位于阿尔卑斯山脉的区块,现为奥地利与意大利所分隔。

[173]英文谚语里有一句话“If the mountain will not come to Mahomet, Mahomet must go to the mountain.”字面上的意思是如果一座山不向穆罕默德走来,那穆罕默德就向它走去。也就是说如果某事无法迁就你,那你只好改变自己顺应它。

[174]参孙讲的是《圣经》里一位大力士的故事。他为奸细情妇所陷害,其力量来源的头发被剪掉而遭俘虏,被挖去双眼囚禁。等头发长出来恢复力气后,他有个机会将敌人聚集的神庙柱子拉断,神庙崩毁,他与众多敌人同归于尽。

[175]原文为法语:émigré。

[176]位于伦敦市,原本是一片荒地,19世纪末引进游乐场及展览活动才渐渐发展,现为展览中心。

[177]原文为法语:petits fours。

[178]原文为法语:Le compte y est。

[179]即《阿斯彭文稿》(The Aspern Papers)。

[180]一般译为《黛西·米勒》。

[181]一般译为《螺丝在拧紧》。

[182]此译本虽然命名为“短篇小说选”,但学界一般认为,《黛西·米拉》《螺丝一拧》和《丛林怪兽》均为中篇。